报刊博览>正文

世间难得别花人

2017-11-06 22:02 | 成都晚报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惜花人固难得,而别花人亦难得。未有能别花而不惜花者。今俗人家不惟不种花,虽好事者种之,彼亦不知其名,视之如凡草,鄙之如恶木,真杀风景也。所以古人谓“难得别花人”。

◎李 浩(作家)

惜花人固难得,而别花人亦难得。未有能别花而不惜花者。今俗人家不惟不种花,虽好事者种之,彼亦不知其名,视之如凡草,鄙之如恶木,真杀风景也。所以古人谓“难得别花人”。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别花人》

田艺衡是明大家田汝成的公子,受到父亲的影响,田艺衡从小勤奋好学,加之天姿聪慧,文章名重一时。但他在科举场上始终不得志,七次参加科考,都名落孙山。当时国家政策规定,前辈的功德可以推恩荫及子孙,田艺衡以父亲田汝成曾任刑部主事而恩荫得到功名,但也仅仅是以岁贡生的身份,到徽州去做了一个主管教育的小官。谁知其上任不久,因不懂官场规矩而遭到罢免。

田艺衡仕途不畅,只好卷起铺盖走人,回到老家杭州后,便一门心思放浪西湖上,优游山林间。虽然田艺衡在仕途上忧郁不得志,但田家殷实的家境仍然保证了他衣食无忧,使他有足够的时间来著书立说。

田艺衡一生著作颇丰,著有《大明同文集》《煮泉小品》《田子艺集》《留青日札》等十余部。《别花人》这篇小品文,就出自其所著的《留青日札》。

小品《别花人》讲的什么呢?

古时候的人们,生活在没有工业污染的农耕社会,远比现在的人更有爱美意识也更具有环保意识。他们爱花、惜花,把花当成天地之间的至美之物,花在他们的心目中,不仅有生命、有性格而且有灵魂,花既是超凡脱俗的美人,也是人类可以交心解语的真挚朋友。

你不是说爱花惜花吗?那么你首先要做一个“别花人”。

何为“别花”?那就是你首先必须具备能够鉴赏识别花儿的能力,做一个真正解花又懂花的“别花人”。唯有如此,你才可能真心地自觉自愿地去爱护那些美丽的花儿。

可是,世间真正的“别花人”并不多见。虽然,城市乡村都有许许多多的种花人,但他们中间大多数人是“俗人家”或“好事者”,既不知道所种之花为何名,更不知道怎样才能够解花语和知花意,他们虽然在做“花事”,实则是“真杀风景也”。

“难得别花人”,作者说得信誓旦旦!田艺衡唯恐自己人轻言微无人采信,于是就搬出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老先生来为自己撑腰。白乐天诗云:“除却微之见应爱,世间少有别花人。”“移他到此须为主,不别花人莫使看。”香山居士都感叹世间“别花人”少有,甚至说既使有了好花,也决不让“不别花人”来观看!

谁让你不能识别花呢?连花都不识之人,你有什么资格奢谈爱花、惜花?!

“俗人家”不解花至而不爱惜花,尚还说得过去。那么,文化人呢?难道他们个个都是护花使者?其实并不尽然!文采风流如苏东坡欧阳修之辈,谁敢说他们粗俗不懂花呢?

事实上,恰恰是这两位大名鼎鼎的文坛泰斗,曾经就做过不惜花的“俗子恶事”。

田艺衡在文中还写到,苏子瞻一次剪下了七千朵芍药花插瓶供佛,欧阳永叔也曾经一次折下千朵荷花,插在画盒中供宾客们传花饮酒!苏轼以花礼佛意在表示虔诚,可他怎忍心剪下七千朵芍药?!欧阳修折千朵荷花“命客传花”饮酒,可能还洋洋自得甚至沾沾自喜,认为是一次了不起的 “雅宴乐事”呢。殊不知如此“雅会”,实则无异于“焚琴煮鹤”,简直就是大煞风景!

无怪乎作者要毫不客气地斥责苏欧二公,是毫无怜悯之心的“忍心人”了!

那么,作者本人又是如何爱花惜花的呢?

花朝月令之期,为了告诫前来赏花的亲朋好友,作者将“赏花公约”写在粉牌上,悬挂在花卉间。田艺衡将花喻为有生命的美人儿,“赏花公约”上写得十分明白:采叶一瓣,是裂美人之裳;掐花一痕,是挠美人之肤;拗花一枝,是折美人之肱……凡此种种,洋洋洒洒一百五十二字,极表惜花之意,极尽护花之情!

好一则声情并茂的护花“公约”!

作者谦称为“戏词”,凡志同道合的惜花“同志们”,谁敢视之为“戏词”?它是一位护花使者恳切而严肃的公告:“近而觑者,谓之盲;屈而嗅者,谓之齆。”

如此敬畏敬重非我同类之物,是真解花者也。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相关搜索: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