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屈原:汉语美感的源头

2017-10-23 17:00 | 成都晚报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楚怀王死了若干年,屈原还活着;楚国的京城郢都被秦国的大将白起攻破,宗庙、王宫、城郭成焦土,百姓仓皇东逃……六十多岁的屈原抱了石头,纵身跳入汨罗江。

◎刘小川(作家)

楚怀王死了若干年,屈原还活着;楚国的京城郢都被秦国的大将白起攻破,宗庙、王宫、城郭成焦土,百姓仓皇东逃……六十多岁的屈原抱了石头,纵身跳入汨罗江。

据学者考证,屈原投江前回过故乡秭归,父老乡亲挽留他,善解人意的女媭劝他,他还是走了。内心的风暴不能停息,何以安度晚年?徘徊洞庭湖八九年了,先有人陪着他,苦于他没日没夜地驾车疯转,面如囚首,双目若火焰,于是害怕了,跑掉了。

屈子一个人的洞庭湖……当时洞庭湖的水域面积很大,远不止八百里。楚国五千里大地,寸寸绕寸心。国之将亡也,人之将死也,倒是心如止水,倒是波澜不惊。千年楚国奔来眼底,哦,亲爱的、亲爱的祖国啊,永远永远说不尽道不完的祖国啊。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这是日神东君的形象。“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这是司恋爱的处女神少司命的形象。目成:少司命与神堂中以巫者出现的屈原眉目传情。

这些句子,晋人玩味终日,不辨晨昏也。唐人宋人顶礼膜拜……《楚辞》的源头性美感俯拾皆是。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帝子指湘夫人。舜帝巡视南方累死了,湘妃泪尽投入湘水……屈原的诗篇中,美神与死神拆解不开。他是唯美的,生活、艺术、政治,容不得半点瑕疵:“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修能:优秀的治国才能。屈原几十年激烈,却有非凡的能力在激烈中逗留,展开他那令人眼花缭乱的丰富性。他是巫、神、鬼,是草木虫鱼,是雨雪雷电,是天庭的漫步者、江湖的巡视者、宇宙的追问者。屈原千姿百态,他活在汉语艺术的弹性空间中、无穷张力中。他的作品是多维度的,具有多重指向。

《诗经》表达了北方,《楚辞》表达了南方。换言之,《诗经》是黄河流域的产物,《楚辞》是长江流域的产物。楚辞与楚声、楚乐、楚舞、楚俗密切相关。而能以楚声诵楚辞者,唐代就绝迹了。

欲识中华民族的源头性美感,不妨打开这两部大书。

《离骚》通篇激烈,人神巫共唱楚国的挽歌。叩天门,访神灵,求占卜,诗人忧心忡忡而又通体华美,“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嚼花咀蕊,晋唐宋之蔚为风尚始于此也。美饰,美食,美气息,美姿容。

楚人刚劲,却不乏优雅妩媚,阳刚与阴柔尚未截然分界。

屈原流露到作品中的形象,忽而男,忽而女,忽而神,忽而巫。

屈原生得高大俊美,这是“王友”的必备条件之一。鲜花香草常为饰物,他吸引王妃郑袖的目光是可以想象的,郑袖十六七岁唱《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美政冲动受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恶草威胁着幽兰,屈原将芳草鲜花挂满了全身,傲然过王宫,一腔正气凛然不可犯,明告小人,明示君王。

屈原摆出了决战的架势:“虽九死其犹未悔!”

然而恶草的疯长已成大势,铺天盖地了。

利益相勾连的恶草们大获全胜,相约大笑:屈原奇装异服,哈哈,屈原想变成奇花异草!白净面孔血红,修长四肢乱舞,疯了!

而屈原至美的形象,流布华夏两千三百余年。

华夏民族的源头性美感,《楚辞》辉映《诗经》。

1953年,屈原被联合国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相关搜索: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