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秋声满耳雁鸣时

2017-10-23 16:58 | 成都晚报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秋风雁来,惟水草空阔处,择为栖止。湖上三塔基址,草丰沙阔,雁多群呼下集,作解阵息所。携舟夜坐,时听争栖竞啄,影乱湖烟,宿水眠云,声凄夜月,基畔呖呖嘹嘹,秋声满耳,听之黯然。

◎李 浩(作家)

秋风雁来,惟水草空阔处,择为栖止。湖上三塔基址,草丰沙阔,雁多群呼下集,作解阵息所。携舟夜坐,时听争栖竞啄,影乱湖烟,宿水眠云,声凄夜月,基畔呖呖嘹嘹,秋声满耳,听之黯然。不觉一夜西风,使山头树冷浮红,湖岸露寒生白矣。此听不悦人耳,唯幽赏者能共之。若彼闻鸡声而起舞,听鹃声而感变者,是皆世上有心人也,我则无心。

——(明)高濂《遵生八笺·塔基听落雁》

这是一篇真正的美文,前人论及高濂所著《塔基听落雁》一文,可列明清小品前二十位,应当如是。

秋天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季节,一片落叶,一声雁鸣,一场秋雨,都会让人愁肠千转百结,思绪万千。古人眼中的秋天,有太多落寂与伤感的故事,这些故事或乡愁,或别意,或忧怨。在高濂的笔下,秋风一起,落叶飘零,雁阵“人”字一般从遥远的北方飞回到南方来了。于是,南归的秋雁,带回了旅人对故乡的思念,也带给了作者一份“幽赏”的雅致。

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处,在明代还是一片“草丰沙阔”的地方,那些南飞的大雁们,便集体栖止在这里。

雁是候鸟,每年秋天的时候就飞到南方过冬,春天又飞回北方。雁的这种归有定期的特性,被人们视为“家”的保护神和回家的指路神,雁也成为了文人们作品中寄托思乡情感的禽鸟,她的鸣叫声常常引起征人游子思归不得的哀怨。故曰:“雁鸣秋风洞庭水,愁煞天涯不归人。”

中华民族历来有保护大雁的习俗,明人护雁尤甚,每有大雁掠空,家家户户必焚香以迎送。时至今日,在中国的许多地方,仍然有视猎杀大雁为不祥的禁忌,一旦有人犯忌恶意伤害了大雁,老人们必定诅咒其“家破人不归”。唐代诗人钱起有《归雁》诗云:“潇湘何时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故而,雁在中国古代诗人的心目中,又是愁绪和秋思的象征。

在高濂先生的笔下,作者夜间乘着朗洁的月色,携舟泛游于西湖之上。他悄悄地将船停泊在塔基雁滩之旁,静静地坐在船舱里,聆听群雁争栖竞啄之声,间或有雁引吭一鸣,更增添了秋月之夜的清冷、寂寥和凄寒。其间,虽有“影乱湖烟”之美,却更多“声凄夜月”的哀怨。这样的凄声,肯定没有阳光下春鸟啼鸣的婉转动听,所以作者说她“不悦人耳”。

但是,作者马上笔锋一转,秋雁之夜鸣,不是不悦人耳,而是不悦俗人之耳。他认为秋雁夜鸣,自有其清越苍凉、动人心弦之处,只有懂得“幽赏”的人,才能够真正体验到此中的万般情味。

文章写到这里,原本可以结束了。但高濂先生并没有就此打住,他又联想到晋人刘琨、祖逖“闻鸡起舞”、屈原听鹃感变的故事。祖逖屈原之辈都是少有的国之大才,因为自然界中的禽鸟之声,触发了他们的志向怀抱或感慨幽思,从而感怀励志,奋发作为,终成千古风流人物。

这就是先贤们经常告诫教诲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时时事事处处,都要做一个“有心”之人。

《塔基听落雁》的作者高濂,他只是倾听着雁声在夜空中的回响,心中不著一物地感受着雁鸣的自然意趣。秋月里的雁声与一夜西风之后的满山红叶、湖岸清冷的寒霜,组成了一个秋的意境,丝毫不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这就是“以物观物”的“无我之境”,故作者自云“我则无心”。

以“声凄夜月”之雁鸣,都能让作者“幽赏”而得无限的情趣,足可以说明高濂心情颇佳。

纵观高濂一生,仕途通达顺畅,曾任鸿胪寺官。在他传世的文章之中,绝少见到幽怨之词,多是明快欢愉之语。《塔基听落雁》所记述的场景,虽然是深秋,而且夜月寒露已白,我们仍然可以想象,高濂身着裘衾、立于舟头意气风华的神情,这就是作者的心景。这样的心景,自然会反映到文章当中,即是说有什么样的“心景”就会有什么样的“文景”。

作者在基畔听到的虽然是“呖呖嘹嘹”之秋声,但整篇文章的文风却明快轻松而静美,丝毫没有压抑局促的感觉。这种明快的文风,自然和作者得意的人生景状大有关联。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相关搜索: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