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这位全球演讲的智库学者为何看好中国?

2017-10-23 16:46 | 法制晚报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总面积1.86 万平方公里,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北部,距北京直线距离800 公里,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漠,十几年前这里的沙尘一夜就可以刮到北京城,但现在那样的场景已不再重演。

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总面积1.86 万平方公里,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北部,距北京直线距离800 公里,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漠,十几年前这里的沙尘一夜就可以刮到北京城,但现在那样的场景已不再重演。经过25 年的努力,库布其沙漠在亿利资源集团的带领下,成功地将其中1/3 沙漠面积变成了绿洲,开创了一条“可持续公益商业治沙模式”。

25 年前,库布其是“五无一少一多”的死亡之海,即没有生态、没有出路、没有医疗、没有通信、没有文化、收入少、风沙多。亿利资源的前身是这座沙漠的一个小盐厂,常年被风沙所困,几十万吨产品无法运出,被迫走上了一条治沙绿化、发展沙漠经济的特殊之路。

25 年间,亿利资源通过“市场化、产业化、公益化”的治沙模式,投资30 多亿元建设生态,投资300 多亿元发展产业,绿化库布其沙漠5000 多平方公里,控制荒漠化面积10000 多平方公里,10 多万当地牧民人年均收入超过3 万元,整个库布其地区年产值比数百公里之遥的蒙古国全国一年的GDP 还高,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对此,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在国际沙漠论坛的致辞中评价道:“据我所知,库布其实现了生态移民治沙,让移民走出沙漠,恢复自然修复力;库布其还实现了科学技术治沙,创新了许多治沙办法;库布其还实现了经济开发治沙,利用沙漠资源实现绿色循环。这一切的成果就像中国经济实现的奇迹一样,令人惊叹。”

笔者曾与全国政协常委、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长谈。这位将沙漠视为自己的“生意、生活、生命”。库布其事业的缔造者用了“一、二、三、四、五”联动发展来形容库布其模式,即一个梦想:让沙漠变成富裕文明的生态绿洲。两个循环:经济循环和社会循环;“经济循环”是“治沙生态→经济作物种植→集约化经济发展→治沙生态”的循环经济体系。“社会循环”是指“治沙→生态→经济→民生→生态”的社会事业良性循环体系。“三化互动”:市场化、产业化、公益化。四种治沙方式:生态移民治沙、科学技术治沙、经济开发治沙、创新机制治沙。五大成果:开创了一条新路、绿化了一座沙漠、催生了一片产业、改善了一方民生、凝聚了一方民心。

对这些总结说服力的最好验证就是走访。笔者在一位牧民家问他,靠什么发家?答:种甘草,卖给中草药厂,制成名贵药材;还种沙柳和胡杨。这“沙漠三宝”抗风沙,耐寒、耐旱、耐盐碱,生态和经济价值极高。在牧民居住区转了一圈,小二楼、小汽车、摩托、各种电器一应俱全,家家如此,让人羡慕。

在国际沙漠论坛现场,一位美国环保专家和笔者说,这儿比美国内华达州好。美国人只会在沙漠里建赌场(拉斯维加斯),中国人却能治沙,还让那么多穷人变富,令人佩服!另一位不懂中文的伊朗农业专家则几次请我与主办方要相关的英文材料,他希望将这种库尔其模式引入同样受沙漠困扰的伊朗。当他知道这片沙漠既能够生态治理,又能够消除贫困,还能创造每年超过100 亿美元的经济效益时,连呼“unbelievable”(难以置信),还反复和我确认说的是“billion”(十亿),而不是“million”(百万)?

笔者粗略给库布其算了几笔账:第一,“沙漠三宝”的投资回报率高达1 : 10,这还不算生态效益;第二,利用沙漠内的劣质煤、沙柳等生物质资源进行土壤改良与肥力增加,乙二醇等清洁替代能源,以及利用沙漠日照的规模化太阳能资源,年产值潜力超过千亿元;第三,沙漠附属产品如膜砂、涂料、沙漠艺术品等,投资潜力也不可限量。换句话说,库布其是另辟蹊径、剑走偏锋地开创了某种“绿色银行”模式,而且是低投入、高回报的绿色产业金融模式。

目前,库布其沙漠生态文明事业得到了国际组织和社会的广泛关注。2012 年,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库布其生态文明被列为联合国“里约+20”峰会重要成果向世界推广。联合国荒漠化防治公约组织据此还提出了到2030 年实现全球荒漠化土地零增长的目标。倘若能在全国范围推广库布其的治沙经验,充分运用科技与市场的力量,创造合理机制,变废为宝,变沙为金,将会大大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倘若再能在全球上百个国家推介这些治沙经验,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将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变废为宝”是中国可持续发展、实现循环经济的必经之路

在库布其召开的国际沙漠论坛,笔者看到两组令人惊讶的资源数据:

一是资源压力。联合国环境署在该论坛公布了最新研究数据,中国国内物质消费总量在2008 年就已是美国的4 倍,金属矿和工业矿物的耗费比例数年内翻了一番,城市用水25 年间增加了8 倍,温室气体排放已增加了2 倍。

二是资源希望。在库布其沙漠,短短25 年内,5000 多平方公里已由沙漠变成了绿洲,“沙漠三宝”(甘草、沙柳和胡杨)的投资回报率达10 倍,利用沙漠内劣质煤、沙柳等生物质资源、乙二醇等清洁替代能源、规模化太阳能资源,年产值潜力超过千亿元;数十万牧民致富,人均年收入达到5000 美元。

或许也正是基于库布其的成功经验,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论坛开幕式上才有底气代表中国政府宣布,中国2020 年要治理一半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要知道,沙漠化是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头号杀手。目前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达到3800 万平方公里,占陆地总面积的1/4,遍及110 多个国家,并且以每年5 万—7 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相当于每天损失掉一个爱尔兰的国土面积,有10 亿人口因荒漠化而吃不好饭,沙尘暴虐。很明显,中国的治沙经验是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但只有一个库布其是不够的,中国恐怕需要有N 个库布其。毕竟,中国目前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3.62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6%。更重要的是,库布其是一个“变废为宝”的典型案例。它实际上在激励着全中国民众从“废”中寻“宝”的意志与动力。

环顾全球,任何发达国家,“变废为宝”的能力肯定也是发达的。比如,以色列在垃圾填埋场上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都市公园,日本垃圾再循环与利用的技术更是令人折服……

笔者建议,应参照库布其的成功经验,出台一系列法律与规章,鼓励、激励和奖励社会各界更多地“变废为宝”。在治沙领域,库布其经验在于将政府立法(中国颁布了世界第一部防沙治沙法)、市场(寻求与民营企业的力量)、生态(立足于环境保护)、科技(沙漠科技的创新)与产业(必须顾及经济效益),在其他方面,如大气保护、垃圾处理、餐饮服务、海洋产业、水资源保护等有很大潜力的领域,库布其模式都值得借鉴。

归结来看,“变废为宝”实际上是中国可持续发展、实现循环经济的必经之路。从目前城镇化进程加速、耕地减少、耗能提高的大背景来看,如何养活未来的中国人仍然是一个问题。

目前,中国虽然已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循环经济法,需要做的是,在各个领域寻求适合的技术、足够的市场资金、恰当的人力资源以及持之以恒的监测与执行。

发展沙漠产业经济 对于中华民族复兴是资源富矿

现在国家已经提出“海洋强国”战略,成为重视海洋、拓展中国发展空间的重要部署;但也应进行一轮“沙漠是高回报的绿色银行”的观念升级,甚至可以提出“沙漠强国”的新战略理念。在这方面,世界与中国真的非常需要推广库布其模式。在考虑“海洋强国”的基础上提出“沙漠强国”战略,进行传统战略的再次升级。理由至少有以下几点:

从战略选择看,沙漠与海洋都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空间拓展的必然要求。据统计,2015 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10%。相比之下,如果能够进行量化,沙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会弱于海洋。随着城镇化加速,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要力保18 亿亩耕地红线的艰巨任务,缓解人地矛盾,关键在于能否改造治理荒漠化土地。

从战略储备看,沙漠与海洋都是蕴藏中国人深厚与独创思想的潜力空间。早在1984 年,钱学森就提出遵循“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技术路线,发展知识密集型沙产业、草产业的理论。经过30 年的发展,沙漠产业已由理论探索变成较大规模的生产实践,沙漠农业、能源、化工、建材、旅游等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已悄然兴起。

从战略贡献看,沙漠与海洋都是关切到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相比于中国在海洋发展上仍处于初级阶段的理念、技术与生态保护能力,中国防治沙漠化的水平却是领先于全世界的,库布其模式更是堪称荒漠化治理的人类典范。中国是唯一做到“人进沙退”的国家,要实现联合国2030 年“土地退化零增长”的目标,中国贡献将是最大的。在国内,这种贡献将凝聚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而在国际上,治沙贡献将很容易转化为中国软实力。

从战略趋势看,沙漠与海洋都是世界大国竞争的新领域。可以说,“沙漠强国”的战略是众望所归,既不会冲击到中国与世界的原本关系,反而会拉近中国与世界尤其是荒漠化严重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距离,对提升中国的形象,增强中国的国际感召力都将起到关键作用。总之,中国在完成“海洋强国”战略部署之后,在合适时期提出“沙漠强国”的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发展沙漠产业经济,建设沙漠生态文明,对于内外空间急需拓展的中华民族复兴来说,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新增长极与资源富矿。向西“沙漠强国”,向东“海洋强国”,两大对外战略的合拢将使中华民族的复兴进程大大加速,中国梦的实现更是指日可待。

2014 年9 月19—20 日在库布其沙漠召开的“生态文明企业家年会”上,200 多位企业家、专家学者纵论“沙场”,探讨和交流如何通过商业智慧、力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王文根据调研阐述了“沙漠强国”的概念。

《看好中国: 一位智库学者的全球演讲》

作者:王文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9月

定价:58元

版权所有 © 法制晚报 2006 京ICP备12044572号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相关搜索: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