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西溪就这样:静静地 不做作 不张扬!

2017-10-13 17:06 | 杭州日报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两岸长满了芦苇和茅草,一直伸到了水里,一点也看不见岸上的泥土;间或也会有几棵根古干斜的柳树伸进河面,游船似乎要劈开随风摇曳的柳枝才能继续前行;船行的水声偶尔惊起一群水鸟,扑棱着翅膀从芦苇丛中飞出。

秋风拂人,空旷溪岸边,一些闲散的风柳晕染出树冠的一片氤氲。芦荡中倏地飞起一群白鹭。此时,西溪便是仙酿,清冽、醇香。六条河流纵横交汇,自然船就是西溪的娇子了。朋友给我们安排了一条摇橹船,让我们慢慢晃悠。

两岸长满了芦苇和茅草,一直伸到了水里,一点也看不见岸上的泥土;间或也会有几棵根古干斜的柳树伸进河面,游船似乎要劈开随风摇曳的柳枝才能继续前行;船行的水声偶尔惊起一群水鸟,扑棱着翅膀从芦苇丛中飞出。水流曲曲弯弯,或开阔或狭窄,蜿蜒顺着河道一直向前,往往“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船头轻轻地一拨,就进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地。偶尔从斜刺的港汊里划出一叶小舟,但见那艄公坐在船尾优哉游哉地划着单桨,小舟船头微翘,在溪水里缓慢前行,船过无痕。

船向北行,目标烟雨渔村。河堤好有特色,摒弃了生硬的石坎,用一根根柳树桩紧密相连。湾口的形状是不是有点像鸭脖子?听说湿地有个名叫“鸭子湾”,也许就是这儿吧。

船靠岸了。上岸就到烟雨渔村,是一组临水而居,错落有致的开放式木结构建筑。走进“桑蚕丝绸故事”,里面有件“举人服”,据传是明末清初流传至今,上等的真丝材料,手工织梭而成。漫步于斑驳的小石板路上,少顷就来到了“西溪人家”。我被一幕朱漆屏风所吸引,屏风的镂窗中间镶嵌着几幅古时西溪妇女纺纱图,男耕女织,平淡从容的生活气息,表明西溪人在这一方水土繁衍生息了几千年。刺绣坊中有一女子正埋头穿线落针,偶尔抬头看看过路人,仿若和我们是两道风景,一点不受到干扰。

路边水塘边大树枝繁叶茂,结满了红果,缀不住掉下的红果便成了鱼儿最好的食物。再次上船,到“深水潭”去。芦苇伸手可及,沿途还看到凌波桥、新西桥,一路上河道既有与桥平行的,也有这样垂直的,船穿过桥,深潭口到了。西溪湿地里有很多三孔条石平桥,大多只是简单的一块石板,桥面平直,没有桥栏杆,或栏杆很低。据说这种桥大多是清朝道光年间一位叫张大仙的石匠造的,没有坡,没有栏,这样造桥省钱,也方便农民挑担过桥,免得碰撞。斑驳的桥名很多已难辨认清楚,它们承载的不仅是人们的脚印,更承载了久远而厚重的年华。

河岸边是西溪独有的水阁,为了节约土地和方便交通,西溪人在水边上打桩建阁,也就自然有了河埠,后来建造的建筑物也都统一风格,只是临水多为较大的码头。河岸上的树木,树种不一,高矮不一,开花结果各异,纯正的原始生态。船儿沿七弯八绕的河道,向东北方向没多久到了三潭口。这里的二层民居明显不同于烟水渔村的临水而筑,都分列于小路两侧,静候远方来客。

见前方的河面开阔起来,原来深潭口也是蒋村到了。深潭口又名深潭港,位于西溪湿地西北部。《南漳子》记载:“深潭口,非舟不渡;闻有龙,深潭不可测。”这里四周河水呈十字形交叉,水面宽广,最适宜龙舟竞划。因此,深潭口自古就是蒋村龙舟盛会所在地,每年端午节,人来舟往,热闹非凡。相传清乾隆帝南巡江南,曾在深潭口观赏蒋村龙舟,欣而口敕“龙舟盛会”,自此西溪龙舟声名远播。

沿潭东北向西南走,前方只见一片绿荫,原来那儿有几棵勃勃生机的百年老樟树,还有一棵三百余年的老樟,枝繁叶茂、树冠巨大。再说坐在实木条与石块做成的椅子上,背依隔河的百年老樟树,守着沿河岸而筑的竹篱笆,很巧,驶来了一条小船,慢入景中,诗情画意的天然水墨。

在西溪,河岸、塘边、洲渚、民居或庵堂的房前屋后,百年以上的柿子树据说就有4500多棵,品种以方柿、盘柿、火柿为主。西溪柿子味甜、汁多、核小,传说乾隆皇帝品尝后深加赞赏,曾御封过一棵最古老的柿树为“千年柿”。眼下正是柿子成熟的季节,累累柿子树上有青黄正变成黄色,有黄色正变成红色,真叫“红橙黄柿紫菱角,不羡人间万户侯”。路边,有两个孩子在吃柿子,桌上还摆着七八个,都是已经熟透了的。“好吃吗?”“好吃,呶,阿姨给你吃!”一个孩子大方地递给我一个红红软软的,我没客气就接下了。火柿,个小但很甜,一点不涩,入口甜甜、糯糯、软软、香香的,那味道一直在嘴里心里香着、甜着,久久没有散去。

一路东行就是仿古的河渚街了。旁边就是河渚塔,旧称“杭公塔”,建于清咸丰年间。当时文人学士对先贤杭世骏的才学人品及仕途遭遇,深怀敬佩,集资在河渚厉杭二公祠内筑一石塔纪念,初称“杭公塔”,现移建于此。塔上有书法家祝遂之书写对联“满座春风留客住;一船明月渡人返。”通过折返式的木梯上到塔顶,极目远眺,几栋粉墙黛瓦的民舍错落有致地掩映在绿树丛中,怀抱着一汪溪水,一座小桥正连接着溪流的两岸……年华似水,流转人间。

夕阳西下,饱蘸着秋意,西溪就这样,静静地,不做作,不张扬。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相关搜索: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