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山西的县,北京的营

2017-10-12 14:43 | 北京晚报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北京有些地名和山西的县名相同,只是在末尾多了一个“营”字,比如河津营、长子营等。为此,我查找了一些资料,还向当地老人问询,结果还真找着了答案。

洪洞大槐树所在之处,是当年居民外迁的出发点

■罗仁基

最近,我在北京的大兴和顺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北京有些地名和山西的县名相同,只是在末尾多了一个“营”字,比如河津营、长子营等。为此,我查找了一些资料,还向当地老人问询,结果还真找着了答案。

元朝之时,北方游牧民族把华北平原的大量农田改为牧场,致使河北和北京地区的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元朝统治者还把全国人民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为了逃避奴役和压迫,河北和北京地区的大量老百姓背井离乡,翻山越岭,流落到以太行山为屏障的山西境内。元朝末年,战乱频繁,民不聊生,“时兵革连年,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明初,朱元璋命徐达率军北伐,得胜后发现,华北地区荒草遍野,老百姓流离失所,大多数地区“积骸成丘,居民鲜少”。可那时的山西,尤其是晋南地区,由于山河险峻,幸免战乱,社会相对安定,人口繁衍日盛,加上大量难民流入,已经人满为患。

于是,洪武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88年8月,朝廷户部郎中刘九皋谏言:自古土地少的地方的老百姓,总是需要迁移到土地多的地方,是希望充分利用土地,拥有一份永久的基业,眼下河北各地,战后土地大量荒芜,人烟稀少,山西地区的百姓,人丁兴旺,应该命令他们中的一部分居民迁移到土地多的地方开荒种地。如此一来,国家不仅可以增加税收,老百姓也可以安居乐业。明太祖朱元璋一听,觉得很有道理,马上传旨给户部侍郎杨靖,让其按照刘九皋说的办!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由官方组织的移民计划就这样开始了。

明成祖(燕王)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得皇位以后,为了加强北方的统治,迁都北京,也需要继续填充大量的人口。于是,他在位的21年间,也从山西移民8次,使今天的大兴凤河地区成了移民的落脚地。据统计,如今北京大兴区的526个自然村,就有110个村落是由当时山西移民组建的,山西和大兴也因此被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然而,移民们背井离乡,必然思念故土,这种滋味也不好受。为了让移民忘记长途迁徙的一幕,早日落叶生根,以达到平衡全国人口,发展繁荣北方地区的目的,明朝地方官吏破例允许从山西来到北京地区的移民可以使用原籍县名命名其落户的村落,只是为了区别原籍,需加一个“营”字。同时,这样做也是为了移民后代不忘前辈千秋伟业,不忘祖宗来龙去脉,留有印记。于是,在北京的大兴就有了石州营、孝义营、沁水营、解州营、霍州营、黎城营、蒲州营、潞城营、绛县营、屯留营、大同营,还有一个地方干脆就叫山西营,并留下“山西有多少县,大兴就有多少营”的佳话。而在北京的顺义,也因为上述原因,出现了河津营、夏县营、稷山营、东绛州营、西绛州营、忻州营、红铜营、赵全营等,只是个别村名因年代久远,读白或者谐音的缘故,改变了原有的字意和发音。例如,红铜营当初实为洪洞营,赵全营则系赵城营。

其实,造成当初北京地区人烟稀少的原因远在五代后晋,石敬瑭为了登基甘做儿皇帝,竟将当时含北京地区在内的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从此,历经辽、金、元三个少数民族王朝兴亡交替,频遭焚杀、圈地、掠夺,导致当地居民流离失所,沦陷长达四百三十年之久,直至朱元璋挥军北上,才得以收复。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相关搜索: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