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遇见蝴蝶的男孩:回归自然是教育的一种智慧

2017-09-26 10:18 | 杭州日报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这个手术成功率是很高的,但运气就是这么糟,其其的第一次手术失败了。隔了一年,在他三岁的时候,又重新再做了一次手术。第二次手术前,我就发现了其其的变化——他变得特别懂事,和年龄不相吻合的那种懂事,感觉更像是基于恐惧的懂事。

其其是我儿子,今年十岁,他和蝴蝶的故事,是从七八年前一场失败的手术开始的……

那时候他才两岁,你以为小孩子记不住,可他现在都还记得那次手术的所有细节

现在想起来,当时做的疝气手术其实并不是什么大手术,算是很正常的新生儿常会遭遇的状况。其实就是先天发育的问题,很多小孩都会这样。人有个腹腔隔膜,有个孔,可能没发育好,孔就太大了,然后有一段小肠就会掉下去,但弹性又不够,一吃饭什么的,就好像是管道堵住了,就会肚子痛。

当时发现其其有这个状况时,我看了很多书,也了解了手术的所有过程,才让他去做的。

这个手术成功率是很高的,但运气就是这么糟,其其的第一次手术失败了。隔了一年,在他三岁的时候,又重新再做了一次手术。第二次手术前,我就发现了其其的变化——他变得特别懂事,和年龄不相吻合的那种懂事,感觉更像是基于恐惧的懂事。

护士给他打针的时候,他会说,阿姨,能不能打得稍微轻一点?也不怎么哭闹。其其六七岁的时候和我们聊天说:我现在都还记得当时第一次做手术的细节。

我和他妈妈都不信,但他回忆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对的——被推进手术室的时候我们的表情,在手术台上,四肢被分别固定着,然后护士准备给他打麻药……

因为人生第一次离开父母,面对恐惧,这感觉大概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吧,其其直到现在都还很害怕医院。

第二次手术成功了,可其其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做手术前,他是那种比较外向的孩子,但之后就变得“自闭”起来了。这当然不是真的自闭,只是人基因里面对陌生和恐惧的一种保护手段。

对陌生这件事,他变得不再好奇。有时候我带他出去和朋友见面聊天,三岁的小孩似懂非懂,每次都是在我们聊得好好的时候,他便吵着闹着说要走。

一开始我以为他只是任性,后来发现,他是以为我和别人在聊他的病情,就会变得恐惧和焦虑起来。要是把他放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面对陌生人,那更是要命了,我们不能跑出他的视线,哪怕我去上个厕所都不行,一定会哭闹。

这种恐惧,我知道也不是一两天可以解决的,只能慢慢来。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就是带他出去接触更多人,看到不一样的环境。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相关搜索: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