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孩子作业应该要家长签字吗?

2017-09-19 07:53 | 广州日报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评论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取消了家长签名,假设有学生就是不完成家庭作业,老师能把孩子怎么样?如果这就是所谓的“快乐教育”,我倒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如此“快乐”地虚度时光。

@视觉中国

围观

浙江金华一小学发出一份公约,明确提出“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公约称:认真批改作业,是每一位老师的基本职责!从今天起,我们想改变“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的现状,取消规定家长为孩子家庭作业签字的要求。家长该不该为孩子家庭作业签字,引发老师和家长的热议。

支持

对孩子必要的监督

这条新闻一出,不少家长欢呼,老师们却相当尴尬。的确,对很多老师而言,让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签字已成例牌之举。有地方忽然对此叫停,恐怕接下来还有一连串的问号需要回答。家庭作业该怎么布置?如果不需要家长检查也不用签字了,家长如何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有孩子不完成作业,老师怎么办?

教育本来就需要家校结合的,如果没有家长的参与,老师能单独把孩子教好吗?常有很多老师吐槽,学校里教得好好的,回去一晚上,第二天就把知识还给老师了,这就是家庭教育缺位的后果。实际上,要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签个字,真有那么难吗?更何况,绝大多数情况下,家长并不需要真正批改作业,而只是监督孩子把作业完成,仅此而已。至少就我身边的例子而言,除非是小学一二年级相对简单的家庭作业,绝大多数作业还是老师批改。

厘清这一点,就会发现家长签字只不过是一种监督,而不是代替老师批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家长的监督是给孩子必不可少的一种压力。学习不可有太大压力,也不可没有压力。而现在,随着学校教育越来越崇尚所谓的“快乐教育”,老师们管教孩子的“传统做法”已经被通通禁止,体罚自不必说,连留堂、罚抄写等也常有家长投诉伤害学生自尊心。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让老师怎么办?不是所有孩子都听得进老师的苦口婆心,必要的硬约束是必不可少的。但眼下,在学校教育里,老师的约束力已大大下降,如果再缺少家长的约束,孩子们还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吗?

举个最现实的例子,取消了家长签名,假设有学生就是不完成家庭作业,老师能把孩子怎么样?如果这就是所谓的“快乐教育”,我倒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如此“快乐”地虚度时光。“学海无涯苦作舟”,给点压力、给点约束,必须的。       (张涨)

VS

反对

把家长也搞焦虑了

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不再让家长为孩子作业签字——看到这则消息,网络上一片欢腾,很多人感慨“终于熬到头了”,还配上了热泪盈眶的表情。

翻看以往的话题,只要和“家长作业”相关,那画风基本都是苦大仇深、怨声载道。为什么?因为负担太重。很多家长白天忙一天,一身疲累回到家还得“加班加点”,辅导作业、检查、签字,有时候还得制作月兔灯、设计班级小报,不会“十八般兵器”根本搞不定。

并且这种负担,不仅仅是时间、精力上的付出,还有庞大的心理压力。如今的家庭作业,俨然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局面:老师化身“指挥官”,一天到晚下“指令”,而家长则是“小兵”,丝毫不敢马虎,更不敢怠慢。这种压力到了什么地步?比如一位朋友所在的家长群里,老师每天下“指令”多达十余条,家长害怕上班期间漏过重要信息,不得不每天安排两个妈妈值班,把老师的“指示”整理到一起……如此任务已和“绑架”无异,而家长们的心理负担也可想而知。

那家长辛苦一场,是否就卓有成效呢?不一定。孩子们各不相同,家长们也没有一样的——文化程度不一,空闲时间不尽相同。很多网友一边手拿作业一边含泪问百度,面对英语口语、复杂数学题等常常找外援,身心俱疲;还有不少父母工作忙、上夜班,签字成了疲于应付的苦差事。今天妈妈签,明天爷爷签,有时不得不“授权”孩子代劳,“鼓励”孩子弄虚作假,是不是已经偏离了初衷?

应该说,课业督导、批改作业本就是老师的职责。如果家长根据自身情况,发挥一定的辅助作用,这是可以的。但不能强加于人,这对家长不公平,也不见得利于孩子成长,更有可能增加教育焦虑,搞得“鸡飞狗跳”、人心惶惶。所以,“家长作业”早该休矣。

(夏振彬)

学校教育重“智”,家庭教育重“德”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一个人这样的任务。”因此,在教育中一直很强调家校合作。家校合作就是家庭与学校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互补,相互促进。

传统的家校合作,主要是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来实现,随着微信、QQ等网络手段的使用,校讯通、班级QQ群、微信家长群成为家长与老师日常沟通的主要方式。家长与老师联系更方便了,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是,现实生活中,校讯通每天的主要内容就是各科老师发的家庭作业,要求家长签名批改。不仅家长负担很重,有的孩子在学校里因此有了依赖,不好好记家庭作业,反正每天回家翻看家长手机就行了。家庭作业变成了家长作业,家校合作也变了味。

真正的家校合作应该是各司其职,各有侧重的。学校教育更侧重“智”,注重知识的学习,家庭教育更侧重“德”,注重品格和行为,偏重视野的开阔和兴趣的拓展。二者的合作应该是用双方适合的不同方法达成同样的目的。比如,同样是帮助孩子学习,学校教知识点,家长则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习习惯,二者互补,相得益彰。可是,每天签字检查作业成了家长的必修课,有的家长不配合还会被老师批评,这样的家校合作,完全变成了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沦为了学校教育的延伸和附庸,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性和主动性。这样的家校合作,虽然沟通顺畅,但是未必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一方面,孩子不容易养成独立自觉学习的习惯,另一方面,让家庭教育承担过多学校教育的功能,也容易给孩子造成“学习才是最重要的事”这样的印象,加重教育焦虑。

家校合作,的确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但要平衡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比重,各司其职,不可跑偏,才能互补。让家长检查批改作业,这明显是对学校教育过多的介入,过犹不及。

(谭敏)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相关搜索:
我要评论已有条评论,共人参与

最热评论

刷新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