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网络阅读量超1.55亿人次 什么样的报道那么火?

2017-09-12 18:45 | 大河报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评论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9月11日,河南日报“牢记嘱托出彩中原”系列述评推出第五篇《风卷红旗过大关》。至此,从8月29日开始,河南日报已连续推出“牢记嘱托出彩中原”系列述评五篇,网络反响强烈。

五篇述评网络阅读量超1.55亿人次 探索新媒体传播的道与术

五篇述评网络阅读量超1.55亿人次 探索新媒体传播的道与术

崔先正老人搬迁前后,新家和旧家对比。秋扒乡供图

大河网记者 孙华峰 莫韶华 祝传鹏 杨慧俊 实习生梁倩文

网络阅读量超1.55亿人次,什么样的报道能够如此引人瞩目?9月11日,河南日报“牢记嘱托出彩中原”系列述评推出第五篇《风卷红旗过大关》。至此,从8月29日开始,河南日报已连续推出“牢记嘱托出彩中原”系列述评五篇,网络反响强烈。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广电各媒体、河南地市党报联盟均采用全媒体式推送,中央和各地方网站(含新媒体平台)纷纷刊发或转载。如此大规模系统地梳理全省发展的脉络,不仅给河南人以鼓舞,也让外部世界看到了河南发展的磅礴景象。让我们听声读报看视频,一起为河南发展呐喊助威。

探索新媒体传播的道与术

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田丽

曾几何时,媒介环境的变革和媒介生态的复杂化,让党的宣传工作和新闻媒体压力重重,甚至内心惶惶。在这场探索中,有的媒体固步自封,有的则一味追求形式翻新,哗众取宠。如何把握新媒体环境下宣传工作的道与术成为事关重大的时代命题。河南日报推出的《牢记嘱托出彩中原》系列述评作出有价值的探索。

“牢记嘱托出彩中原”系列述评深谙宣传工作要服务党的大局之道,准确地把握住了“四个意识”,为十九大的召开创造良好舆论环境作为大局。系列述评宛若洪流在激荡中的舆论场形成了主旋律,这是新闻宣传工作之道。但是“大局”“意识”是思想、是灵魂,是内化于心之物,一味的“口号式”“标签式”“公文式”的居高临下和自说自话只会适得其反。如何让“主旋律”入心入脑并引发共鸣是宣传工作之术。

当前,社交媒体和基于大数据的新闻推送使社交扩散、圈层传播日渐显著,受众分化成独立原子并按照网络社群重新聚合,社群内不认同增加,群里间越来越隔离。对于重大宣传来说,就是要打破壁垒,凝聚共识。《牢记嘱托出彩中原》系列述评的选题以干部作风、建设成就、未来规划等为核心要素,凝聚了社会的最大公约数,并带给老百姓共同的希望和信念,这是这个时代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系列述评核心一致,但传播方式多元化,体现了网络传播的受众意识和产品思维。围绕不同的传播平台和受众特征,产生了视频、音频和数字新闻产品等,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认同。

数据分析

全网阅读量突破1.55亿人次

9月11日,河南日报推出“牢记嘱托出彩中原”系列述评第五篇《风卷红旗过大关》,截至当天18时,获得112个有效信息源(含网站及各类新媒体平台)刊发、转载,综合测算全网阅读量为1561万人次。至此,经测算,系列述评前五篇全网阅读量突破1.55亿人次,且数字还在持续增长中。

大河网·大河舆情研究院特约分析师、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包诗卿认为,河南主流媒体如此大规模系统地梳理全省发展的脉络,不仅给河南人以鼓舞,也让外部世界看到河南发展的磅礴景象。大河网·大河舆情研究院特约分析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副教授郭霞表示,河南的进步是中国进步的一个缩影,沿海人民同样从中受到感召,系列述评形成的网络舆情,广角度、多波段在网络空间激荡,增强了网络公众对国家发展的信心。

网友点评

向自己开刀是最难的,改革创新要想成功,就必须用锋刃割除自己的既得利益。一级带着一级干,老百姓看到了生活的奔头,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我看有戏!

——河南日报客户端网友“方山子曰”

主动抓住机遇,全面深化改革,河南显然已经不是跟随者,而是在向领跑者转变。

——大河客户端网友“一念之间”

河南五年巨变,看得我心潮澎湃,中原崛起指日可待。作为一份子,感动,愿和大河南共同成长。——大河网网友“奔跑的犀牛”

河南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歇,一亿中原儿女改革的决心始终坚定!80后的我,亲身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辉煌成就。

——尾号6002的河南手机报读者

百姓心声

“赶上好日子我得多活 10年”

“做梦都没想到能住到这么好的房子啊,政策好了,我得多活10年。”9月10日,今年76岁的栾川县秋扒乡雁坎村东岭组村民崔先正说。

崔先正家以前住在雁坎村东岭组山岭上,交通不便,出行困难,家里仅靠几亩地维持温饱。2016年实行易地扶贫搬迁后,崔先正在集镇区搬迁点分到了125平方米的新房。乡政府还安排其儿子崔战松担任雁坎村护路员、生态护林员、保洁员,安排其儿媳陈海平在搬迁房不远处的扶贫产业园务工,崔先正家庭年可增收2.8万元左右,一家人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感谢党和政府,人要知足啊,能过上这样的光景我太高兴了。在家门口能挣钱谁还想出去打工啊!”陈海平提起现在的生活笑得合不拢嘴。

秋扒乡党委书记李向东亲眼见证了贫困村的变化,李向东表示,看到述评文章后更有劲了,“感觉热血沸腾,这场仗不是我们几个人在打。近年来,秋扒乡在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社会保障、特殊群体救助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面临艰巨的任务,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立下愚公移山之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牢记嘱托加大创新多出拳头产品

“2015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中铁装备视察工作,并向我们装备制造业发出了 三个转变 的伟大号召,赋予了我们至高无上的使命。振奋了装备人的内心,我们紧紧凝聚在一起,克服了种种困难、加大创新力度打造出 拳头 产品。”9月10日,中铁装备集团液压车间主任彭军洪对记者说。

彭军洪说,由于盾构制造工艺复杂,技术附加值高,一直被德、法、日等少数发达国家所垄断,“一定要造中国人自己的盾构”,成为他们的目标。

“随着国家大战略落户河南,可以破解我省制造业发展长期存在的增长方式粗放、产业层次偏低、环境污染严重、质量效益不高等突出矛盾和问题;而且可以为老工业基地加快新旧动力转换重新焕发生机摸索经验,为培育制造业区域增长树立典范,为中西部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样板,还可以加强内陆地区制造业参与国际合作探索模式。”彭军洪说,我们自己的盾构机来之不易,因此我们要倍加珍惜,并且还要不断提升技术,让盾构机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专家点评

让中原成为中部地区经济核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农发所区域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侯红昌

近日,学习河南日报的系列述评文章,深受鼓舞,深感振奋。特别是《构建支撑中原崛起的“四梁八柱”》一文,很好地总结了河南近年来,尤其十八大以来,取得转型发展突出成绩的原因所在。正是源自国家战略对河南发展的支持,同时,也和河南的主动作为紧密相关。述评中提及的国家战略从整体性,到专题性,再到重点突出的示范引领性,全方位地囊括了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既是对河南既有历史发展路径的肯定,又是对河南在新时期、新常态背景下选择新的道路,实现新的跨越的方向指引。

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清晰有力,纲举目张,使得河南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战略格局更加完善、战略优势更加彰显、战略保证更加有力。今后,我们应更加自觉践行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使国家战略的金字招牌更加熠熠生辉,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塑造新中原。按照总书记对河南经济发展开出的新“方子”,统筹打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基础能力建设、新型城镇化“四张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河南经济整体素质及竞争力,让中原切实成为中部地区的经济核。

创新思路打赢脱贫攻坚战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恒

由于贫困的成因极其复杂,任何试图使用单一手段来解决贫困的做法均无法得到满意的结果。

精准扶贫是我国在扶贫事业上的一个创新,把精准识贫、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置于一个系统体系中来处理,既能够从宏观层面把握贫困的全局性和现状特征,又能够从中观层面理解贫困问题的行业结构、区域差异和治理性质,并能够在微观层面上掌握致贫因素的复杂性、脱贫政策的具体性和因人而异因户而异的扶贫手段有效性,从而做到了识贫的科学性、扶贫的针对性和脱贫的永久性的统一,应该说,精准扶贫虽然是以政府为主导,但它动员了政府、社会、组织和家庭各层面的资源,投入是巨大的,但成效也是显著的,扶贫结果是稳固的。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河南在国家总体战略下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的同时,有诸多因地制宜的创新扶贫思路,这集中体现在兰考脱贫上,通过创新普惠金融试点,经由生产而非消费领域建立区域自生能力,贫困人口通过就业转换提高收入,家庭通过经营方式转换提高生产率,地方借助产业升级成功实现经济社会转型,成为脱贫转富的典型样本。

创作手记

在自我否定中精雕“战略篇”

第三篇述评《构建支撑中原崛起的“四梁八柱”》在报道方案中被定为“战略篇”,因其题材定位在系列述评中是“承前启后”的作用,既要站在全局高度看战略,精准讲透国家战略落地“为什么是河南”,又要从河南具体层面讲战略,详尽阐释战略落地后“河南该怎么做”。讲大战略和大道理,必须文风活,一定要接地气,避免论文化倾向,要善于用具体事例解读重要观点,要写出政论述评应有的纵横捭阖、大气磅礴。

写作组4名成员发挥各自优势,搜集权威素材,请教专家,集思广益反复打磨,确保每个观点论述充分、每个事例鲜活透彻。一稿、二稿、三稿……结构一再改善、事例一再更新、字句一再精炼,从写作组长到各位组员,为了改稿经常通宵达旦。每次通稿会审,稿子的面貌都为之一新,统筹组成员表示:“你们敢于自我否定的勇气、精雕细琢的态度令人钦佩。”(尹江勇)

写不负时代和人民的好作品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系列述评第四篇《脱贫攻坚决战决胜》见报后,这是出现在我脑子里的一句话。

脱贫攻坚工作,举世瞩目。想要写得出彩,既要有格局上的波澜壮阔,更要有细节上的生动感人;既要体现河南面临的艰巨任务,又要展现河南取得的巨大成就;既要解读比较“硬”的政策;也要描写比较“软”的精神。写作难度显而易见,时间节点却迫在眉睫。

拖不起,慢不得,必须赢!从“急就章”的初稿到修改十余次最后定稿,从写作小组内部讨论到统筹小组严格把关,大家经常挑灯夜战……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发稿前的晚上,社长、总编辑坐镇夜班、亲自把关。

作为一名青年编辑,能够参加这样的“大会战”,感到荣幸和自豪。更多的,则是“攻坚”路上的成长和收获:于大局举重若轻,于细节锱铢必较,才能写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好作品。 (归欣)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相关搜索:
我要评论已有条评论,共人参与

最热评论

刷新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