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摆渡接送孩子37年!这位“船工老师”退休了

2017-09-11 07:44 | 新华每日电讯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评论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今年60岁的“船工老师”邹国梁来自上犹县清湖小学。由于当地水力资源丰富,1980年,当地南河水电站建成蓄水,南河湖由此形成。邹国梁家所在的村庄因此变成了四面环水的孤岛。为了不让孩子们辍学,邹国梁拿起了船桨。

9月6日,邹国梁在上课。

9月6日放学后,邹国梁划船送孩子回家。

9月5日,邹国梁(中)和新老师以及学生合影,身后黑板上写着邹国梁参与创作的《园丁铭》。

在江西上犹县陡水湖畔的库区深处,住着一位特别的“船工老师”。37年的光阴,他用自家的小木船接送孩子们上下学。今年9月10日,“船工老师”告别了讲台。

今年60岁的“船工老师”邹国梁来自上犹县清湖小学。由于当地水力资源丰富,1980年,当地南河水电站建成蓄水,南河湖由此形成。邹国梁家所在的村庄因此变成了四面环水的孤岛。为了不让孩子们辍学,邹国梁拿起了船桨。

“园不在大,有苗则成;薪不在高,有用则行。虽是村小,吾宜安心。窗后崇山绿,门前溪水清。白天童相趣,夜晚蛙催眠。可以修身心,陶性情。无声色诱惑,无名利纷争。寒暑染白发,桃李报阳春。与人云:无怨无悔!”在学校办公室的黑板上,邹国梁与老同事一同创作的《园丁铭》诉说着清贫无悔的教师生涯。

从民办教师到转为正式老师、从200多个孩子到现在仅剩6个、从最初的猪圈校舍到如今两层楼的教室,邹国梁只待过这一所学校。虽说,清湖小学一年比一年冷清,但学生们的欢声笑语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

如今,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扶贫工作的推进,库区许多百姓纷纷搬迁,需要渡船的学生随之逐年减少,邹国梁也已是满头白发。临近退休时日,花甲之年的邹国梁常常坐在曾经划过的小船上发呆,只见远方山林郁郁葱葱,足下湖面水平如镜。新华社记者胡晨欢摄影报道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相关搜索:
我要评论已有条评论,共人参与

最热评论

刷新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