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邾国陶文:横竖转折见春秋

2017-08-08 14:15 | 齐鲁晚报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评论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邾国故城,俗称纪王城,北枕峄山,南依郭山,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邾国国都,邾国被楚所灭后故城仍存,北齐年间逐渐荒废,共延续1100余年,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邹城市东南12公里处峄山之南的区域,保存着一处东周时期的古城,即今邾国故城遗址。邾国故城,俗称纪王城,北枕峄山,南依郭山,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邾国国都,邾国被楚所灭后故城仍存,北齐年间逐渐荒废,共延续1100余年,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近万件陶文因数量众多、书体独特,为了解当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实物资料,对研究我国书法篆刻艺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邾国文物的出土散见于明清各代地方志及部分学者文集杂记中,道光十七年(1837年)版《邹县金石志》记述了邾国陶文的发现情况。光绪初年,潍县陈介祺多次派人前往邾国故城所在地收购,先后搜集到邾国陶文4000余件,并辑成《簠斋藏陶》一书。民国初年,时任山东省图书馆馆长的王献唐先生亲赴邹城,较为详细地调查了陶文出土地点和分布区域,收购了大批陶文,辑成《邹滕古陶文字》并刊行于世。

新中国成立以后,当地群众在田地里时常会发现一些带字的陶器残片,随着文物普查及文物征集工作相继开展,经群众捐献及文物部门的采集、征集、收购,邹城市现收藏邾国陶文近3000件,主要以故城遗址内的纪王城村东、金张庄村北的区域最为集中。

据初步分析,邾国陶文以东周时期为主,汉代次之,秦代最少。其中东周时期陶文,主要见于盆沿、罐口沿及肩部、瓮肩部外侧、豆柄中部。其制作方法以钤印为主,刻划次之。钤印是在陶器坯胎未干之前直接将文字印压上去,呈现圆、椭圆、方等各个形状,因力度差异文字也有深浅、粗细、大小之别。这一时期的陶文单字较多,字体为大篆,以阴文为主。其内容多为工匠姓氏里籍、窑场名记符号、器具用途等等。

秦代陶文,主要见于陶质量器上。制作方法可分为钤印、刻划两种。文字四字一组,多为“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等诏文内容记载。其钤印文字书体为典型的秦代小篆,字数较多,且边框整齐。

汉代陶文,主要见于盆沿、罐口、瓮肩外侧及部分砖瓦之上。其制作方法以刻划为主,少有钤印。刻划法具体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湿坯上用硬质细棒刻划而成,字口两侧常有细棒挤压而隆起的泥土痕迹,字迹较为清晰。二是在陶器烧成以后,用锋利的工具在器体上刻字,其笔画较硬,长短不一。此时期陶文笔画起落不明显,书体古朴,行以隶意。

从笔法、字体等方面上看,东周陶文可分为严谨和肆意两类。严谨类陶文,笔画较为规整,字形较为统一;肆意类文字则较为随意,变化较大,加上文字的边框处理,或粗或细,若有若无,妙趣横生。此外,陶文中的阳文占有一定比例,特别是那些留有清晰印记的文字,边缘分明,刀痕显露,刚健峻利,使整个文字及陶器更显古朴自然。加上刻划用刀的使用,表现在文字上是刀笔结合,藏露自然,收放自如,其意趣在变化中彰显毕露。

秦代陶文,钤印文字边框清晰,字体方正,笔画匀称,结体端庄。秦代陶文深受小篆影响,字体较为方正,在笔法处理上又富有明显的变化,笔画较少的字,行笔时粗细结合,使得文字书写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汉代陶文,由于是直接书写,其书风往往因人、因时的变化及所用器物的不同而产生多样的审美效果,这与东周、秦代陶文有很大的差异。如“汉”字,点化写作大横,顿挫有力,“又”字捺笔劲健利落,笔意显露而力藏其中。受汉代思想文化的影响,汉代陶文更具明显的时代特征,字体较大,风格多变,气势足而意趣现。

目前,邾国故城遗址已完成考古勘探,正在积极推进国家大遗址公园的前期准备工作,邾国陶文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予以关注。邾国陶文在历史上虽有不少收藏和著录,但对其文字的识别、书体的了解、篆刻及制作方面的研究,仍有较大的空间,对隐藏其中的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仍有待进一步发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相关搜索:
我要评论已有条评论,共人参与

最热评论

刷新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