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为什么要活在电影中?

2017-07-27 15:47 | 成都晚报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评论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一个沉默的观影者,可以在电影中完成百种人生和千种情感,这样的观看,最大限度地消耗他释放他,然后,关机,在自我的现实世界中沉静地生活下去。

◎扫 舍(作家、艺术策展人)

电影评论家卫西谛问我能不能为他的新书《我们都是人生的学徒》写点什么,他说不用写电影什么的,谈谈生活也行。

我自然是不能写电影的,在一个影评家面前谈电影,无疑是班门弄斧。还在1998年,卫西谛就创建了西祠著名的“后窗看电影”,成为最早、最有影响的电影论坛,吸引了许多爱电影的同道,近20年来,他写了不少关于电影的书,做过许多电影节的评委,用他的话来说,是个和电影生活在一起的人。我从不和卫西谛讨论电影,更多的时候,我只是读他的电影随笔,关注他的推荐,他的年度电影榜单,私下当他是我看电影的DJ。现在有关电影的自媒体是越来越多了,电影讯息到处可见。但我始终觉得,看电影和读书一样,是个性化的事,每个人的口味不同,有人看电影是娱乐,有人看电影是思考,有人看电影是寻找自己。卫西谛的电影榜单,常常有启发我深入发现自己的影片,于是,观影成了双重观看,看电影里的人生,同时又自省自我的人生。

去年12月,卫西谛开始了他的一个个人项目“和电影生活在一起”,每天看一部电影写一部电影,已经坚持到170多天了。从他看的电影里,不难发现他对电影的趣味,一是关注电影史上有重要意义的艺术电影,二是关注描写人性复杂性的电影,关于情爱和命运,欲望和梦想,生存和死亡,是他写作的主线。

和电影生活在一起,大概是卫西谛的个人生活状态。脑补一下这状态,似乎带有强烈的天蝎座特质。世界的热闹和喧哗隐退,蓝屏上的一部部电影成为焦点,一个男人在黑暗中进入另一些人的生活,他的逃离和自由都在电影世界中完成。一个沉默的观影者,可以在电影中完成百种人生和千种情感,这样的观看,最大限度地消耗他释放他,然后,关机,在自我的现实世界中沉静地生活下去。

当然,这是我对于卫西谛的想象,或者说,是我对和电影生活在一起这个方式的想象。通过一个人的文字永远无法窥到另一个人的全貌,你看到的,只是他想让你看到的,有时候,甚至只是你自己愿意看到的和愿意相信的。

在观看电影之外,卫西谛的另一个爱好是摄影,他送过我一本摄影集,《WAY AWAY》。2013年夏天,卫西谛在美国66号公路经历了14天旅程,从芝加哥驱车前往洛杉矶,全程4000公里,沿着被遗弃的美国母亲路,穿越8个州,3个时区,一路上,他拍了许多照片。这些照片,如同他对电影的一种个人注释,他的镜头,他的视觉为他的影评在书写之外,作了另外的补充。卫西谛的照片,保持了他在文字中的敏感,无论是彩色的还是黑白的,都带有剧场性,是以小见大的生命叙事。我从那些照片中看到了人无法逃脱的孤单和无奈,看到时光和过去,如同看一部电影的截片。

本质上来说,每个人的一生就是一部属于自己的个人电影,你的生活就是这电影的剧情,无论你喜不喜欢满不满意,这剧情已被规定,多有局限,难以改变。能和电影生活在一起的人是幸福的,毕竟,他们在有限的现实中,拓展出了更加丰富的人生,在感受上,已经比别人多活了好几辈子,现实人生,只不过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而已,而活在电影中,才是他们生活更重要的一部分。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相关搜索:
我要评论已有条评论,共人参与

最热评论

刷新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