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生活中的柔软时光

2017-07-18 14:45 | 成都晚报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评论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现在想来,是仁爱的上苍成全了这次爱心之旅。到现在,我也无法准确估量和揣测这次旅行对于老人人生的特殊意义。

现在想来,是仁爱的上苍成全了这次爱心之旅。到现在,我也无法准确估量和揣测这次旅行对于老人人生的特殊意义。但我想,肯定不仅是他们生命履历空白的一次弥补,在他们容量已经十分有限的记忆空间里,这次旅程的所有点滴细节,都将留下前所未有颠覆性的烙印。

于他们,是圆了一个奢侈的梦,一个或许是最后且唯一的奢侈的梦。

于我,则是实现了宿愿。2006年5月6日,我带着古稀老父花甲老母上路了。

已经七十的老父,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年轻时在苦寒高原伐木的他,被伐倒的树砸伤了头,损坏了大脑平衡觉,从此,不能长途乘坐汽车。同样被高原的风刀霜剑侵蚀了身心和骨髓的老母,也不能长时间行走。

但是今天,他们要去的地方远在千里之外。除了铁翅和轮胎的运载,他们仍需靠蹒跚虚浮的双脚才能完成旅程。

出发前已经做了充分的考虑和细致的安排。但昆明至丽江长达十个小时的长途汽车的劳顿,对两个步履艰难、身患重症的老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考验。

其实我知道,早在出行的前一个礼拜,兴奋且激动的母亲也在暗自做着各种准备。

夜色迷离,视线模糊,当国航4411航班在急剧加速后拉起机身脱离跑道的那一刻,父亲很专注地把头靠近机窗,俯瞰窗外渐渐变小变模糊的熟悉的城市。第一次乘机的母亲,投入地享受着飞行的快感。她像个孩子,一个劲儿对我说,没有不舒服的感觉。

当晚9时40分,飞机安全降落昆明巫家坝机场。当我抱怨入住宾馆条件太差的时候,父亲却很满足地说,可以了,可以了,房间和被子都挺干净的。

比预想的状况要好很多

次日的行程是去一个叫九乡的地方观光天然溶洞。一大早我们就坐车出发了,想必晚上休息得不好,父亲的气色和精神很差。

去溶洞的路起伏跌宕,蜿蜒曲折。走了一段,我都感觉呼吸紧张,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好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吸引了父母的注意力。造型奇异怪谲,浑然天成的石钟乳、石柱、石笋,让二老惊叹不已,常常驻足凝望。父亲佝偻着身子靠近它们,虔诚得好像是在倾听另一种生命的呼吸和心跳,竟忘了自己的心跳早已紊乱不堪。母亲蹒跚的脚步比平时显得轻捷了许多。

在“七彩云南”停留的时候,父亲已经没有精力跨进大厅去感受一下珠光宝气的眩晕和刺激,只能慵懒地坐在大厅门前的石阶上休息等候。

由于糖尿病导致的并发症,父亲的内脏功能日益衰竭。路上的饭菜质量又太差,父亲几乎没吃怎么吃东西,他脆弱的胃肠功能终于没能经受住考验,闹起了肚子。

父亲请求把他一个人留在昆明。如果继续行程,一旦发生什么严重的后果,我真不敢再想下去。一向多谋善断有主见的我,此时竟束手无策,进退维谷,最终只能做出放弃这次旅行的打算。

左右为难的父亲安慰我说,半夜起来再服一次药,如果闹肚子止住了,明天仍继续行程。

是夜,我彻夜未眠。

次日凌晨六点刚过,我就从床上爬了起来,未及洗漱就敲开了父母的房间。父亲在卫生间里洗漱,整理行装的母亲冲我点点头,说,止住了,止住了,可以出发了。

我如释重负。

一路上,在汽车的颠簸摇晃中,我一直努力睁着眼睛,关注着父亲一举一动。还好,看到父亲不时侧脸浏览沿途山水风光,表情轻松的样子,我稍稍放松了紧张的情绪,不一会,就沉沉地睡熟在车上。

漫长的五个多小时过去之后,到了大理。父亲满脸疲倦,但精神状态还算好,行动虽迟缓,可比预想的状况要好很多。

父亲没有和我们一起坐船去洱海小岛上的天镜阁。在陪伴母亲在去天镜阁的路上,行走不便的母亲竟然一口气登上了塔顶。一路反复念叨,说这可能就是自己这一生最后也是唯一一次远行,一定要买点有意义的纪念品给家里的两个女儿。

我扭过头,泪水早已模糊了视线。

因简单而干净,因干净而动人

三十多年前,风华正茂的父母,怀着一腔热血支边来到了一个叫马尔康的地方,献身于高原的林业建设。当时由于没有住房,只能暂时栖身于几人才能合抱的老树的树洞里,一住就是两个多月。

我知道,正是那样一段人生经历,让他们甘于清贫寡淡,有了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想想自己,从与日俱丰的物质生活中换取了多少愉悦舒适的身心感受?又丢失了多少人性本真的美好品质?

晚上七点三十分抵达了古城丽江。放弃了旅行社的所有活动安排,我只想静静地陪着父母在意韵悠远的古城里度过一段柔软的时光。

漫步在古城光滑的青石路上,父母的脚步从未有过的释然与从容。

为节俭,清贫了一生的父母只买了衣服和纪念品。用物质的手段来表达和传递一种柔软的心意,其实,我是无比惶愧的。

黄昏的时候,带着父母坐在四方街的酒吧里,本是想让两个老人也体验玩味一下所谓都市时尚的夜生活,但父母都已不沾酒。

父母老了,他们更需要睡眠。

路上,父亲一直留恋云南的自然风光,赞不绝口。

当然对于路上经过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竹篱茅舍,田园庄稼,我也都满怀敬意。我甚至想,其实只有远离了人类物质生活的地方,才有最澄澈明净如初的山色和水色。而那些与山色和水色共生共息的人们,一辈子或许没吃过、看过、住过、享受过什么好东西,但他们朴素简约的一生,因简单而干净,因干净而动人。

尊重并关爱那些仍在路上的老人吧,虽然他们已脆弱得连风景都咀嚼得很艰难。

谁又不是在路上呢?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相关搜索:
我要评论已有条评论,共人参与

最热评论

刷新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