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如何解决停车砍价“刚需”?需堵疏并举

2017-07-10 20:17 | 法制晚报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评论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停车收费从人工变成电子,可以让管理和服务都更加规范,可以避免跑冒滴漏,不再让某些人中饱私囊,这显然是大势所趋。但是要把这件事做好,避免咪表那样劣币驱除良币的“悲剧”再度上演,显然还需要更多的措施,而不仅仅是收费技术的升级。

据《北京日报》报道,今年年底前,本市将完成3916个路侧停车电子收费试点,预计到2019年全市路侧车位将全部实现电子收费。不过记者近日探访试点街区发现地磁和视频桩车位颇受冷落,电子收费的路侧车位使用率仍有待提高。

很多“老司机”或许还记得,1999年、2004年、2009年,本市就已经先后推行过几个批次的路侧电子停车系统,也就是俗称的“咪表”,但是后来,不论这些咪表是投币的还是刷卡的,没多久就都被废弃了。至于废弃的原因,除了技术因素,也和人工收费更方便、更随意不无关系。

咪表管理系统的引入需要不少资金,但最后成了摆设乃至废铁,其中所造成的资源浪费令人惋惜。如今,我们的路侧停车电子收费再度“重启”,可以说有喜有忧:一方面,现在的技术上和当年不可同日而语,像是视频桩、地磁感应等等,和上个世纪末推出咪表的时候相比,有了浓郁的“科幻”味道。但是另一方面,技术虽说更完善了,但是在“人”这个层面却并没有多少改观,无论是老司机还是新手上路,都还是想把车停在不要钱或者可以砍价的车位上,而电子停车收费系统却是可丁可卯毫不通融的,不给足了钱肯定不行。

停车收费从人工变成电子,可以让管理和服务都更加规范,可以避免跑冒滴漏,不再让某些人中饱私囊,这显然是大势所趋。但是要把这件事做好,避免咪表那样劣币驱除良币的“悲剧”再度上演,显然还需要更多的措施,而不仅仅是收费技术的升级。

从“堵”的方面来说,对于司机乱停车、停车管理员议价乱收费的情况,都要加强处罚力度。尽管停到正规车位要收费,但是和贴条儿罚200的成本相比,还算是便宜的吧?加强对乱停车的查处,让人们不再心存侥幸,就会有更多的人选择正规车位。当然,整合资源,多一些立体车位、共享车位,别让司机们想花钱停车都找不到地儿,也是非常重要的。

从“疏”的方面来说,正如媒体所报道的那样,在一些车位紧张的住宅小区和写字楼周边,居民、上班族如果长期把车辆停到“不议价”的电子车位上,那成本也是高得离谱,因而对这些群体来说“停车砍价”也算是一种“刚需”。

所以,要避免电子收费系统水土不服,不妨推出一个优惠系统——比如说某些区域的车位可以向经常光顾的司机推出“会员价”、“批发价”或者“封顶价”,这一点在技术层面,当然并不困难,像是每周、每月停够多少小时可以有多少折扣、返现之类的工作,设定一个程序或者开发一个APP,电脑就可以自动完成了。

当年的咪表之所以半途而废,还因为很多人觉得“直接给停车收费员交钱更方便”。但是现如今,随着移动支付以及ETC的普及,不用掏钱包、不用找零的付费方式可能会更加方便。从这一点来说,我们或许也不必担心今后的路侧电子收费系统再踏上咪表的老路——倘若今后的路侧电子收费系统可以实现手机预约、满额打折、自动扣费等诸多功能,那么专门去找人工收费车位和管理员砍价儿情况就会越来越少,斥巨资建设的视频桩、地磁感应等设备也就能够物尽其用。

本报评论员 庞岚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相关搜索:
我要评论已有条评论,共人参与

最热评论

刷新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