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没有电灯和WIFI,古人如何消遣漫漫长夜?

2017-06-27 08:28 | 新锐大众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评论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现代人可以籍此聊天、购物和娱乐,那么在无手机、无网络的古代,人们又如何消遣这漫漫长夜呢?

在这个互联网为王的年代,有WIFI的地方就有江湖。现代人可以籍此聊天、购物和娱乐,夜生活非常丰富。那么在无手机、无网络的古代,人们又如何消遣这漫漫长夜呢?

在古人的诗篇中,时常有对夜晚生活情景的记载描述。

文人们喜欢夜晚挑灯夜读,增长学问。如唐人刘禹锡说,“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到了南宋,晚间读书的氛围就更普遍了,杨万里喜欢边读书,便欣赏夜景,“虫声窗外月,书册夜深灯”。陆游更是不顾年老体弱、视力衰退苦读不止,“鬓毛焦秃齿牙疏,老病灯前未废书”。

文人除了性喜读书,也爱饮酒作乐,更喜欢酒后赋诗。元代以前,古人所酿都是发酵酒,酒精度并不高。如武松过景阳冈喝十八碗酒,也就是十几度的低度酒。

古人爱喝酒,喜欢露天喝,比如在凉亭、河畔,送别友人时喝,亲朋团聚时也喝,夜间喝酒也很常见。如李白就爱“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喝高兴了还要水中捞月,没钱买酒就把五花马、千金裘拿去换酒。草圣张旭,晚上时常喝得东倒西歪,边脱衣边喊唱边写字。春秋时国君楚庄王喜欢和群臣一起喝酒,到了晚上还要掌灯继续。

古人也爱晚上聚会,大家喝酒、猜谜、下棋、听曲,惬意自得。比如白居易“江头送客”,“举酒欲饮无管弦”,忽听琵琶小曲顿有知音之感,就写下千古名篇《琵琶行》。杜牧扬州一梦十年,晚上便在二十四桥赏月,还写有名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古人考取功名后,时常要到异地工作。当时交通不便,通讯不达,和家人联络只能依靠“鸿雁传书”,见一面难上加难。所以入夜万籁此都寂后,思念亲人配偶便是自然之感。李商隐为秋雨阻隔,羁旅荆巴之地,妻子王氏寄来书信,询问丈夫归期。夫妻二人伉俪情深,李商隐在异地剪去烛花,便想到了家乡的妻子,彻夜难眠。李白晚上偶醒,看到明月当空,自然想到妻子。苏轼于明月夜,思念亡妻,生出十年生死两茫茫之感。入夜“月满西楼”,李清照因想念他乡的丈夫赵明诚,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感叹。贺铸远在外地做官,想到妻子曾为他补衣服,心中无限伤感。

但这些饶有诗趣的场景,都是古代富贵人家的夜间生活。在古代,夜间点灯照明是极为奢侈的享受,只有富庶人家才能承受。

古代照明所需,一为蜡烛,一为油灯。蜡烛在古代并没有我们想象的流行。民国化学家曾昭抡曾回忆,晚清平民夜间需要照明了,就“燃起一根松枝,或一条篾片,即可解决,依赖蜡烛照明是很例外的事”。

今天的蜡烛由石蜡制成,纯度很高,燃烧稳定,价格低廉。而古代蜡烛往往是蜂蜡、白蜡与常温不熔的动物油脂混合而成,燃烧不稳,极易熔化,烟气很重,动物油又因变质发出难闻气味。而且蜡烛价格极为昂贵,宋代蜡烛每支150文左右,晚清时蜡烛仍然高达150—200文。若每晚消耗2—3支蜡烛,普通人家绝对承担不起。据《宋史》记载,名相寇准少年富贵,性情豪奢,“家未尝爇油灯,虽庖匽所在,必然炬烛”。点蜡烛能被记入正史,当作豪奢的例证,可见当时能点蜡烛,绝对是富贵的象征。

相对蜡烛,油灯价格不过4—5文,成本低廉许多。但普通油灯亮度很差,“一灯如豆”形象说明了它的照明效果。古人经常有灯花落在书本,烧坏书籍心疼感慨的记载,说明为了获取有限的亮度,书本眼睛和油灯之间的距离多么接近。

可即便如此,油灯也不一定谁都用得起。《儒林外史》中的守财奴严监生,临死之前伸着两个指头不肯断气,就是嫌油灯里点了两茎灯草,太过费油。而凿壁偷光、囊萤映雪流传至今的典故,除了说明古人读书刻苦外,也表示古代油灯远未普及。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百姓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夜生活可言。一般一旦入夜,他们就赶紧洗漱上床,毕竟来日还有数不清的农活要操劳。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相关搜索:
我要评论已有条评论,共人参与

最热评论

刷新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