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家唐杰忠去世 儿子唐小布追忆其最后的日子

2017-06-20 11:18 | 新京报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评论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19日,唐杰忠的儿子唐小布,老搭档姜昆、晚辈冯巩,以及徒弟刘全刚接受了新京报记者的采访。据姜昆透露,唐杰忠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6月22日上午8点半,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徒弟:刘全刚 “师父不说低级趣味的包袱”

1988年,刘全刚和李建华、李金祥一同拜唐杰忠为师,他说:“我那会儿从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曲艺队转业回来,唐老师也在广州军区待过,就一块儿拜师了。师父为人特别和蔼,他没有门户之见,不管是谁的徒弟,像冯巩、刘伟是马季老师的徒弟,他也教。他没事就爱在后台看你演出,主要是以提意见为主。他很少整段儿、整段儿的教你,而是在一些小地方提醒你,潜移默化地去影响你。”

刘全刚觉得,师父的相声是比较新的,没有旧艺人的习气。“他的作品反映生活,积极向上,没有低级包袱、低级趣味的。他是从部队文工团出来的,也比较在意这个。比如有一次,我跟李建华合作相声《楼上楼下》,里面就有一句骂街的话,唐老师听了就说坚决不能用,宁可不要这个效果、这个包袱,也不能说脏话。”

△【曾经:拜师刘宝瑞】师父还主动为唐杰忠捧哏

1932年,唐杰忠出生在北京,早年在沈阳等地学习相声。1949年初,17岁的唐杰忠就进入部队的文艺宣传队,跟随解放军部队南下,算起来也是老革命。1958年调入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成为一名专业相声演员。

上世纪50年代初,唐杰忠从电影上看到山东快书名家高元钧的曲艺,非常喜爱。后来,他曾专程到高元钧家里拜访,高元钧虽然没有收他为徒,但把他介绍给了单口相声大王刘宝瑞。唐杰忠也一直感激高元钧、刘宝瑞对他的提携帮助。

后立(左三)刘宝瑞、(右三)唐杰忠 。图片来自网络

1959年,唐杰忠被选送到中央广播说唱团进修,在这个全国最高层次的曲艺演出团体里,他得到了侯宝林、郭启儒、刘宝瑞等人的帮助。刘宝瑞不但收唐杰忠为徒言传身授,还主动为其捧哏,师徒二人同台表演了《柳堡的故事》等节目。

唐杰忠一生甘当绿叶,这也与师父的教导有关,他曾说:“刘宝瑞老师教我们的时候就说,捧逗是一家,捧逗就是‘一棵菜’,没有捧就没有逗,就不可能成为一个节目。”

△【马季写信力邀】两人作品成后辈学习范本

在中央广播说唱团进修期间,唐杰忠还在马季的成名作《找舅舅》中担任捧哏,两人的合作十分愉快。为了把唐杰忠从部队“挖”到当时的中央广播说唱团,马季曾两次给罗瑞卿总参谋长写信。1964年,唐杰忠正式调入中央广播说唱团。

唐杰忠的老友赵连甲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唐杰忠正式跟马季搭档说相声是在1974年之后,“他(唐杰忠)来中央广播说唱团之前,在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已经是干事了,担任部分领导工作。他来团里之后,一心想说相声,但组织有意把他当干部培养的。他心里不高兴,又不敢说,那时候各个团都是这样。

到了1974年之后,才跟马季合作了《友谊颂》《高原彩虹》这些作品。”这些作品也成为了后辈学习的范本。

《友谊颂》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相关搜索:
我要评论已有条评论,共人参与

最热评论

刷新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