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沈从文是如何追到女神的?

2017-06-09 19:52 | 法制晚报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评论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丁玲和沈从文第一次见面,因为地域的亲近感,谈了许多的话,临离开的时候,她告诉沈从文自己的住处,邀请他有时间去找她玩。而胡也频则马上截住了丁玲的话,对着沈从文说:“晚上去还是明天早上去?要去时来邀我,我带你去。 ”

胡也频完全把沈从文当成了爱情的顾问官

胡也频第一次带丁玲来找沈从文的时候,和丁玲刚认识不久。虽然胡也频对丁玲一见钟情,可是丁玲显然并没有陷入这段感情里。

丁玲和沈从文第一次见面,因为地域的亲近感,谈了许多的话,临离开的时候,她告诉沈从文自己的住处,邀请他有时间去找她玩。而胡也频则马上截住了丁玲的话,对着沈从文说:“晚上去还是明天早上去?要去时来邀我,我带你去。 ”

这样一说,基本上是向沈从文说明了态度,意思是,你不能单独去找丁玲玩,她是我的女朋友,要找,也一定得我领着你去。

没过两天,胡也频果真来找沈从文,带着沈去找了丁玲玩,一说起丁玲,胡也频那痴情的模样,打动了沈从文,沈从文当时虽然没有恋爱,可是,却已经有了情感的启蒙史,所以,有时候也会被这样美好的感情吸引,也会想到自己的将来。他看着胡也频的发呆的样子,想:“这是不是名为恋爱?这女人会嫁给海军学生(指胡也频)吗?这女人完全不像书上提到的那些爱人样子,海军学生也得爱她吗?”

此时的沈从文对女性虽然有一个两个个案的了解,然而,对大多数女性,他完全是不通的,甚至是陌生的。他的情商还停在最为浅薄的大众层面,他认为:“女子天生就脆弱许多,气量既窄,知识也浅,又怕累,又怕事,动不动就得哭泣,一点小小得意处便沾沾自喜。她们要男人时,只凭方便找一个男人,就从不会自己带着三分危险去挑选自己所要的男人。”

除了大男子主义,沈从文缺少的,是对女人感性的认知。而丁玲和胡也频的交往一点点填充了沈从文对女性的了解,甚至对感情的了解。因为,胡也频完全把沈从文当成了爱情的顾问官,差不多,所有的事情,都要和他说上一说。

和沈从文从丁玲那里离开以后的某一天,在北京西单闲逛的时候,胡也频和沈从文说起丁玲的孤独有时候是因为她本来有一个弟弟的,后来弟弟死了。

沈从文打趣胡也频说:“要个弟弟多容易!她弟弟死了,你现在不是就正可以做她的弟弟吗?”

沈从文的玩笑话,却正好击中了胡也频刚刚做的事情。胡也频刚刚托人给丁玲送了一束玫瑰花,还留了字条在花束里,上面写:你的一个新弟弟所献。虽然胡也频比丁玲还要大一岁,可是,在丁玲长时间在外面的世界里闯荡,以及从不拘束的性格的比对下,胡也频总觉得丁玲更像一个姐姐。

胡也频给丁玲送了花之后,一直在公寓外面候着她,却久久没有音信。有些小小的沮丧,所以才来找沈从文,想要从这里获得安慰。没有想到,却被沈从文一下拆穿。

于是,胡也频红着脸,打了一下沈从文,逃走。

他这一下逃走没有关系,等着他再次跑到丁玲的公寓寻她的时候,发现,丁玲已经回湖南了。

是的,丁玲陪着王剑虹的父亲回湖南了,正好,她也想母亲了。而胡也频呢,几乎想都没有多想,跑到同事荆有麟那里借了些钱,便坐了车,跑到了湖南,去寻找丁玲。

像丁玲这样一个女孩,模样并不出众十分,虽然性格里有着某些骄傲,但也正由于此,别人对她的欢喜和在意,会更让她觉得自己的价值的证实。她自然不能放过这个证据。

恋爱,就这样开始。

可以说,这一段时间的沈从文收获是很大的。三个人谈了天,说了地,就着月光,还各自买了一片糖吃,想着,吃了糖以后,生活也会从此变得甜蜜起来吧。

在田野里看凌晨两点多钟的星星,陷进沼泽地里差点丢命

胡也频和丁玲所住的地方,偏僻,荒芜。好玩的是,两个人万事都自己动手,比如烧火,柴火要自己劈开。两个新婚的人,只要在一起,做什么都是欢喜的。吃些苦打什么紧呢!

沈从文很是羡慕他们的生活状态,他在《记胡也频》里这样写:“男主人则为一点儿醋同一点儿辣椒,也常常忙匆匆地跑到街口去。到把饭吃过后,一切完事了,还争着到井边去提水,洗碗洗锅子,毫不显得疲倦,这新鲜生活,使两人似乎都十分兴奋。两人皆不觉得还有什么别的更重要的事,比日常生活还有价值。”

这一点,的确对沈从文的触动较大,在他对爱情的理解中,但凡是感情,都是排斥这劳动和油盐酱醋的,没有想到,这两个人,如此生动地将一个琐碎又苦难的日常生活过得加了糖般。

新婚的胡也频和丁玲不写作,不工作,完全沉浸在男女互补的青春日常里,这样的情态也吸引了沈从文,所以,自从一九二五年中秋节过后,沈从文每隔几天,便会到胡也频和丁玲的居所去吃饭。吃完饭呢,就讨论理想,有时候,还幻想着以后的生活,比如每一个月都能挣到三十块大洋的稿酬,又比如,三个人一起办一个周刊等等。

然而,胡也频和丁玲的生活费时常告急,湖南并不能按时寄来,就只能进城去找救济。

关于这一段,沈从文在《记胡也频》里写得十分有趣:“两人有时把最后一撮米用完时,就散步一样,从西山向北京城里走去,找寻朋友为他们设法。从下山的方便——他们都以为很方便的——挟了些不合时季的旧衣,走到西直门内一个当铺的高高柜台下站一会儿,为争持三毛五毛又负气走进第二家柜台下去站,也是这个朋友当时所熟练的事。”

一开始的时候,即使是家里的经济困窘了,两个人也并没有任何不妥的感觉。比如,丁玲收拾了一堆旧衣物,让胡也频到京城里去当掉了。可是,胡也频没走出太远,丁玲便又追上了。她怕胡也频一个人走路太寂寞了。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相关搜索:
我要评论已有条评论,共人参与

最热评论

刷新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