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广场舞争篮球场”协调方案流产:“蛋糕”该怎么切?

2017-06-08 13:37 | 新京报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评论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王城公园给出的新规一共分为七条,而最受争议的是第六条:为保证资源共享,规定白天为篮球、羽毛球使用时间至晚上19:30分,晚上可进行广场健身,19:30入场。此外,公园管理处还预备给篮球场内加装照明设施。

对比篮球和广场舞,我们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几乎在中国所有的城市,是先有了篮球,后有了篮球场;而广场舞,是先有了广场,后有了广场舞。

近日,“篮球场广场舞之争”成为热门话题,甚至已经发展到了“三方会谈”的局面。

据澎湃新闻报道,昨天下午3时许,洛阳王城公园管理处组织篮球场事件双方进行调解,篮球团体代表和广场舞团体代表就此事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协商。最终的结果是——公园管理处暂停公布篮球场管理办法草案,双方等最新的管理办法出炉。

据悉,王城公园给出的新规一共分为七条,而最受争议的是第六条:为保证资源共享,规定白天为篮球、羽毛球使用时间至晚上19:30分,晚上可进行广场健身,19:30入场。此外,公园管理处还预备给篮球场内加装照明设施。

篮球代表无法接受的是,篮球场夜晚归广场舞,而且加装照明设施也是为了广场舞。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篮球场是一块蛋糕,或者把这块蛋糕放大到整个公共空间,到底要怎么切?

运动需求太多,资源不够用了

很多人下意识地会认为,篮球场就是用来打篮球的,天经地义。这种认知没有错。但我想说的是,这个社会从来不是孤立的,当我们理直气壮地说出“篮球场就是用来打篮球的”时,却无法理直气壮地说出“至于广场舞,没有场地你就别跳”。

年轻人之于篮球,老年人之于广场舞,运动和运动群体本身都无高低贵贱之分,在价值排序上,不该有先后。错只错在,就眼下,运动需求太多,我们的资源不够用了。

先有资源还是先有需求,这是一个哲学命题。具体到打篮球和跳广场舞,其实需求都是一直存在的,当有了场地资源之后,这种需求就被表现出来,而且愈发强烈。

其实,对比篮球和广场舞,我们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几乎在中国所有的城市,是先有了篮球,后有了篮球场;而广场舞,是先有了广场,后有了广场舞。篮球场天然以打篮球为第一职能,如果它是个公共篮球场,那就是第一公共职能;而广场并不天然以广场舞为第一职能。

一般对公共广场的定义,是城市中人们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或交通活动的空间。它有着一个综合性的功能,跳舞只是其中一部分。事实上,在很多时候,在一些地方,广场舞长期霸占广场,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这也是近年来,广场舞成为一个社会矛盾焦点的问题所在。因为它是新崛起的需求,随着退休老年人的逐渐增加和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需求的急剧增长,显然远远甩过了资源供给。

当资源不足时,公平更重要

当资源不足的时候,就要注重公平。所谓长远的城市规划也好,一时的规章制度也好,都应尽可能地做到公平。

真正理想的状态,是一种同比例状态。说直白点,就是打篮球需求总量除以篮球场得到的商,应和跳广场舞需求总量除以广场舞得到的商,尽量相同。当然,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大众运动,无论是篮球架、羽毛球网,以及“只要地是平的”的广场舞,都比较大众、廉价,成本不高,需求也都甚重。

现在的问题是,篮球、羽毛球、网球们,已经天然有了自己的地盘,新崛起的广场舞也需要有自己的地盘,广场一时不够,怎么办?它只能去侵占别的场地。

当下的矛盾,还是广场舞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的矛盾,给它时间,广场舞会有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认可。

还有一个现象其实很有趣,诸如篮球、羽毛球、网球、乒乓球都有商业性的收费场地,但目前,广场舞并没有。有时候,一项运动需求也不能全部由公共资源来承担,当公共资源不足的时候,你要为你的需求付出个人成本,也是正义的。对其他运动需求而言,这才是公平。

回到洛阳的这场篮球场和广场舞之争,广场舞六百多平米的新场地正在施工中,随后会安装灯光。等其建成后,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篮球的归篮球,广场舞的归广场舞。

但目前怎么办?我相信当地只要还有空间资源,就一定会拿出一个令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而实在腾挪不出场地,双方只能各让一步,这也是没有办法后的唯一办法。

每个人都年轻过,每个人也都会老。我们不要谁也不放过谁,因为最终放不过的都是自己。坐下来,好好谈,蛋糕小是客观的,无法一时改变的;但怎么切是主观的,是需要公平的。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相关搜索:
我要评论已有条评论,共人参与

最热评论

刷新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