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宝志和尚与法行寺塔的故事

2017-06-07 14:25 | 大河报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评论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宝志出入钟山,往来都邑,或徵索酒肴,或数日不食。能预言未兆,识人心智,时时题诗。初若不可解,后皆有验。

南齐都城建康的大街上,突然出现一位奇异的和尚,披发赤脚,执一锡杖,杖头挂剪刀、镜子或一两匹帛,一群孩子跟着奔跑喧哗。

和尚自说姓朱,名宝志,其生缘桑梓,莫能知之。

宝志出入钟山,往来都邑,或徵索酒肴,或数日不食。能预言未兆,识人心智,时时题诗。初若不可解,后皆有验。

永明七年(489),齐武帝以其妖言惑众,投之监狱。每天都有人见其游行于市里,若往察勘,又见他仍在狱中。

一天,宝志对狱吏说:“门外有两舆来,中有金钵盛饭,你可取之。”

狱吏跑出一看,果然,太子和竟陵王都派人给宝志送来了食物。

齐武帝心中害怕,乃迎宝志入华林园供养,软禁起来。宝志并不为所拘,仍经常游访龙光、净名诸寺。

僧官法献欲以一衣赠送宝志,派人于寺中寻找。两个寺院的僧人都说:“志公昨夜在此住宿,一大早走了。”

法献又派人到其好友厉侯伯家询问。厉侯伯说:“志公昨日在此行道,睡到现在还未醒呢。”

太尉司马殷齐之出镇江州。临行,宝志画了一棵树,树上有乌鸦,说:“急时可登此。”殷齐之参与叛乱,兵败,逃往庐山。追骑将及。殷齐之见林中有一树,树上乌鸦栖息。一下醒悟过来,爬到树上,乌鸦竟不飞。追兵以为无人,就走了,殷齐之得以活命。

将军胡谐得病,请宝志看视。宝志写了“明屈”二字。次日胡谐亡,载尸还宅。“明屈”者,明日尸出也。

宝志现神通,让齐武帝看他的爸爸高帝萧道成,在地狱中常受锥刀之苦。齐武帝自是永废锥刀。

观音化身

天监元年(502),梁武帝登基,对宝志和尚崇礼有加,下诏曰:

“志公迹拘尘垢,神游冥寂,水火不能燋濡,蛇虎不能侵惧,语其佛理则声闻以上,谈其隐伦则遁仙高者,岂得以俗士常情空相拘制?何其鄙狭,一至于此。自今行道来往,随意出入,勿得复禁。”

天监五年(506)冬,大旱。雩祭备至,而未降雨。宝志上启梁武帝,请法云法师讲《胜鬘经》。讲竟,夜大雪。宝志又云:“须一盆水加刀其上。”俄而,雨大降。

武帝问宝志:“弟子烦惑未除,何以治之?”宝志答云:“十二。”识者以为:十二因缘,治惑药也。

又问“十二”之旨。宝志答云:“旨在书字时节刻漏中。”识者以为:书之在十二时中。

又问:“弟子何时得静心修习?”宝志答云:“安乐禁。”识者以为:禁者,止也;至安乐时,乃止耳。

有一位陈御虏居士,举家事宝志甚笃。宝志尝为其现真形,光相如菩萨像焉。

日本僧人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记》,称宝志为“十一面观音化身”。

志公符

《南史》记载:“(宝志)好为谶记,所谓‘志公符’是也。高丽闻之,遣使齎绵帽供养。”

梁武帝问运势。宝志说:“昔年三十八,今年八十三。四中复有四,城北火酣酣。”武帝三十八岁建立梁朝,八十三岁那年的四月十四日,皇家同泰寺发生火灾,火势之猛,数十里外都能望见。

晚唐范摅《云溪友议》云:“梁代志公谶曰:‘两角女子缘衣裳,端坐太行邀君王。一止之月自灭亡。’解曰‘两角女子’,‘安’字也;缘衣,‘禄’字也;太行,‘山’字也;一止,‘正’字也。禄山果于正月死也。”

其实,宝志和尚是一位严谨的学者。撰有小学著作《文字释训》三十卷;又是大书法家。《石函铭》云:“宝公常为偈大字书于版,用帛幕之。其字皆小篆,体势完具。”宝志又是诗人。《景德传灯录》收入其诗歌二十五首,玄旨通达,晓畅明白,文采斐然。《十二辰歌》云:

“平旦寅,狂机内有道人身。穷苦已经无量劫,不信常擎如意珍。若著物,入迷津,但有纤豪即是尘。不住旧时无相貌,外求知识也非真。

日出卯,用处不须生善巧。纵使神光照有无,起意便遭魔事挠。若施功,终不了,日夜被他人我拗。不用安排只么从。何曾心地生烦恼。

食时辰,无明本是释迦身。坐卧不知元是道,只么忙忙受苦辛。认声色,觅疏亲,只是他家染污人。若拟将心求佛道,问取虚空始出尘。

禹中巳,未了之人教不至。假饶通达祖师言,莫向心头安了义。只守玄,没文字,认著依前还不是。暂时自肯不追寻,旷劫不遭魔境使。

日南午,四大身中无价宝。阳焰空华不肯抛,作意修行转辛苦。不曾迷,莫求悟,任尔朝阳几回暮。有相身中无相身,无明路上无生路。

日映未,心地何曾安了义。他家文字没亲疏,莫起工夫求的意。任纵横,绝忌讳,长在人间不居世。运用不离声色中,历劫何曾暂抛弃。

脯时申,学道先须不厌贫。有相本来权积聚,无形何用要安真。作净洁,却劳神,莫认愚痴作近邻。言下不求无处所,暂时唤作出家人。

日入酉,虚幻声音终不久。禅悦珍馐尚不餮,谁能更饮无明酒。没可抛,无物守,荡荡逍遥不曾有。纵尔多闻达古今,也是痴狂外边走。

黄昏戌,狂子兴功投暗室。假使心通无量时,历劫何曾异今日。拟商量,却啾唧,转使心头黑如漆。昼夜舒光照有无,痴人唤作波罗蜜。

入定亥,勇猛精进成懈怠。不起纤毫修学心,无相光中常自在。超释迦,越祖代,心有微尘还窒阂。廓然无事顿清闲,他家自有通人爱。

夜半子,心住无生即生死。生死何曾属有无,用时便用没文字。祖师言,外边事,识取起时还不是。作意搜求实没踪,生死魔来任相试。

鸡鸣丑,一颗圆珠明已久。内外接寻觅总无,境上施为浑大有。不见头,又无手,世界坏时渠不朽。未了之人听一言,只遮如今谁动口。”

三绝碑

天监十三年(514)冬,宝志说:“菩萨当去。”

他点燃一支蜡烛,交给后阁舍人吴庆。

吴庆连忙启奏皇上。梁武帝叹息:“大师不复留矣!烛者,将以后事嘱我乎?”

梁武帝“以金二十万易其地,敕造木塔五级,用皇女永康公主遗下奁具成之,仍以无价宝珠置其上,塔前建开善精舍”,“敕陆倕制铭辞于冢内,王筠勒碑文于寺门,传其遗像处处存焉”。

张僧繇受梁武帝诏请,为宝志画像。宝志以指端轻轻地朝面门一剺,竟现出十二面观音像,妙相殊丽,或慈或悲。张僧繇一时茫然,无法下笔。

宝志墓前,曾有一块“三绝碑”。宋濂《游钟山记略》云:“中有张僧繇画大士像、李白赞、颜真卿书,世号三绝。”

李白《宝志画像赞》云:“锦幪鸟爪,独行绝侣。刀尺齐梁,扇迷陈语。”

法行寺塔

汝州法行寺九层宝塔,即为纪念宝志和尚而建。

《直隶汝州志》载:“法行寺,在城法行街,本名法华寺,乃梁武帝与志公禅师讲道处也。中有志公浮图一座,屡经重修。”又载:“宝志公,姓朱氏。尝对梁武帝食鲙。帝曰:‘朕不知味二十余年,师何为尔?’公吐出,鳞尾依然。每与武帝论法,宗风大畅。有《法华经》在汝流传,名其寺曰法华寺。有塔,藏衣钵。后人改其寺曰法行寺。”

梁武帝到没到过汝州不好说,宝志在此地宣讲《法华经》则极有可能。

一者宝志对《法华经》十分熟悉。法云于华林寺讲《法华经》,宝志听了一笑,把法云问得张口结舌。

二者《洛阳伽蓝记》云:“又后魏有沙门宝公者,不知何处人也。形貌寝陋,心识通达,过去未来,预睹三世。发言似谶,不可得解,事过之后,始验其实。胡太后问以世事,宝公把粟与鸡,唤‘朱朱’,时人莫解。建义元年,后为尔朱荣所害,始验其言。时有洛阳人赵法和,请占早晚当有爵。宝公曰:‘大竹箭,不须羽。东厢屋,急手作。’时人不晓其意。经月余,法和父亡。大竹箭者,苴杖;东厢屋者,倚庐。初造《十二辰歌》,终其言也。”

《洛阳伽蓝记》成书于547年,宝志去世才三十三年,梁武帝尚健在。只是扬炫之没有见过江南的宝志和尚,不敢断定是否同一个人。观其行径,实在无二。

三者宝志和尚并非全部在江南活动。《景德传灯录》说宝志早年“往来皖山剑水之下”。宋明帝泰始初年(465),宝志来到安庆天柱山习禅,隐士何求三兄弟将私宅献给宝志。大同三年(536),梁武帝名之为“山谷寺”。北宋时,于天柱山古松树下掘得宝志手书“圣祚绵远”石刻,进献朝廷。太宗赵匡义取名“瑞石”,谥宝志名“宝公”,赐名“道林真觉禅师”。

若宝志由建康、安庆到洛阳弘法,汝州则是必经之地。在此演说《法华经》,是很自然的事情。

法行寺塔建于唐代,为宝志和尚的衣冠塔。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相关搜索:
我要评论已有条评论,共人参与

最热评论

刷新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