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水平再高,不发表论文就评不上教授;明明工作跟外语不沾边,可过不了外语考试就评不上职称……近年来,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越来越成为我国职称制度被人诟病的焦点。
不久前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未来,实行了三十年的职称制度将迎来大改革。现行职称制度是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起来的,涉及29个职称系列的7300多万专业技术人才。
职称制度改革后,究竟会有哪些变化?我们从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近期的解读中,为您拎些与你密切相关的“干货”。
今年对外语、计算机考试不作统一要求
今年,职称改革提出了明确的具体措施,如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确实需要评价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的,由用人单位或评审机构自主确定评审条件。
同时,改革要求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科学客观公正评价专业技术人才。
此外,改革还提出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对通过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违纪违规行为取得的职称,一律予以撤销。
不同人有不同评价标准,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
尹蔚民称,这次职称制度改革系统地将职称评价标准归结为品德、能力和业绩三个方面,科学分类评价专业技术人才能力素质,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实现“干什么、评什么”。
在评价方式上,将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注重引入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不同类别人才采取不同的评价权重,对特殊人才通过特殊方式评价。
在评价范围上,拓展职称评价人员的范围,进一步打破户籍、地域、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制约,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渠道,打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打通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才评审通道,让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在职称评审方面享有同等待遇。
未设正高级职称的均设置到正高级,推动高校、医院自主开展职称评审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完善职称制度体系,打破专业技术人才的“天花板”,横向上,保持现有职称系列总体稳定,取消个别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职称系列,整合职业属性相近的职称系列,增设新兴职业领域的职称系列。纵向上,健全层级设置,现有11个未设置正高级职称的系列均设置到正高级,打通职业发展通道。在制度衔接上,促进职称与职业资格的有效衔接,降低社会用人成本。
另外,还要科学界定、合理下放职称评审权限,推动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和其他人才智力密集的企事业单位按照管理权限自主开展职称评审。
“让干得好的人能评得上”
尹蔚民说,要将科研成果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放宽评审条件,建立绿色通道,鼓励教师上讲台、医生到临床、工程师到实验室和厂房工地、农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在火热的基层一线建功立业,让干得好的人能评得上。
对于不实行岗位管理的单位,以及通用性强、广泛分布在各社会组织的职称系列和新兴职业,可采用评聘分开方式。实行评聘分开的单位和行业,要坚持质量第一,进行适当的比例控制,防止降低标准、迁就照顾,避免对整个职称制度的科学性、公平性造成冲击。
改革要求,力争通过3年时间,基本完成工程、卫生、农业、会计、高校教师、科学研究等职称系列改革任务,通过5年努力,基本形成设置合理、评价科学、管理规范、运转协调、服务全面的职称制度。
中国职称制度沿革
1949—1956年 技术职务任命阶段
这一阶段,技术人员的职务由各单位行政领导和组织部门考核任命。国家对知识分子在新中国成立前取得的技术职务予以保留和认可,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些侧重技术学术的职称系列。职务有严格的数量限制,单位根据需要和机构编制情况,确定技术职务数量,职务与工资待遇挂钩。
1956—1961年 “学衔”称号阶段
1955年,《高等学校教师学衔条例》《科学研究工作者学衔条例》等11个条例起草,明确了“学衔”是国家根据科学研究人员、高等学校教师在工作岗位上所达到的学术水平、工作能力和工作成就的学术职务称号。
1961—1963年 “学术称号”阶段
由于当时并没有与“学衔”制度相对应的学位制度,有关部门开始建立一种有别于职务、不与工资等级挂钩、用以标明学术技术水平的学衔、称号制度,并用“学术称号”替代“学衔”,不过未能在各行业普及。“文革”爆发后,所有职称工作全部冻结。
1978—1983年 技术职称评定初期阶段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后,国家恢复和完善了职称评定制度。职称作为一种学术或技术称号,没有岗位要求、数量要求和任期限制。新中国初期的“技术职务任命制”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技术职称评定制”。
1983—1986年 职称评定暂停整顿阶段
因职称制度存在缺陷,导致职称评定工作出现很多问题。1983年10月起,全国学术职称和业务技术职称的考核、评定、晋升、授予和发证等工作暂停进行,并启动职称改革方案研究。
1986年—今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阶段
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原22个职称系列调整为29个职称系列,职称系列更全面,职称聘任制度更合理。
1994年—今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1994年开始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包括准入类职业资格和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在继续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同时,逐步推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无论是林黛玉的“两弯似蹙非蹙?烟眉”,还是罗敷的“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古代女...
“清宫”一时成为热门话题,故宫里的延禧宫成了很多游人“打卡”之处。当行走在红墙黄...
《官撕:冰封侠的背后》中透露,之所以拍摄第二部,是因为拍摄第一部时被公司前成员...
最热评论
刷新最新评论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