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转型新媒体后的《京华时报》开始忙起来了

2017-05-02 13:27 | 传媒大观察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评论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有一些关心该报命运的人发现,《京华时报》大力推广的App“京华圈”阅读数惨淡(直到现在还有不少稿件阅读量在个位数),且存在原创稿件过少的致命硬伤

近日,纸质版已经停刊的《京华时报》,因其在新媒体上的一些动作,引发关注。

4月25日,粉丝数将近1200万的《京华时报》微博,发布题为《原创 | 今日头条被指涉嫌违法刊登医疗机构广告 这事你知道吗?》的调查报道,文章阅读量为23948。

文章提到,《京华时报》记者接到市民举报,称发现今日头条近期冒出许多医院大量的植入广告(大部分为口腔医院的广告,其他的一些多为眼科医院抑或中医院的广告),而且也没看到刊登这些广告的App今日头条的刊登资质。《京华时报》记者在亲自调查体验并向工商部门反映发现,今日头条页面当中的确充斥着大量医疗广告,涉嫌违反了广告法的相关规定。

该日晚间,京华时报微博继续发文爆料“阿里P9高管自曝抛妻弃子 出轨女子疑为其婚前追求对象”,迅速在许多媒体间转载。截至目前,该篇文章评论留言数将近1600条,转发800多次。

观媒君注意到,《京华时报》新媒体稿件署名“本报记者”的做法引发业界关注。

2016年12月29日,《京华时报》头版发表公告,确认自2017年1月1日起,《京华时报》纸质版休刊,集中精力发展新媒体业务,一时间业内唏嘘一片。

再往后,有一些关心该报命运的人发现,《京华时报》大力推广的App“京华圈”阅读数惨淡(直到现在还有不少稿件阅读量在个位数),且存在原创稿件过少的致命硬伤。同时,有业界人士指出,转型后的《京华时报》电子版没有广告;京华网版面设计缺乏颠覆性改版;微信公号“京华时报”在第三方数据分析平台上的预估活跃粉丝也并不是非常可观。

最近,《京华时报》在新媒体端的这些动作或许能打消一点业界的疑虑,《京华时报》的原创能力和新闻生产能力并没有丢掉,京华在新媒体的探索方法,她的未来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相关搜索:
我要评论已有条评论,共人参与

最热评论

刷新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