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塑料紫菜”谣言风波续:已锁定造谣者 样品均无造假

2017-02-27 14:10 | 国搜报刊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评论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毕井泉说,对这种造谣者,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要给予治安拘留的处罚,要严厉打击,这是造谣惑众。

近日,“撕不烂的紫菜是塑料薄膜做成”的视频在网络上传播。对此,国务院食安办主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毕井泉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回应称,对“塑料蔬菜”造谣者,要严厉打击。

“你们说,你吃了第一口发现是塑料,还会吃第二口吗?”

毕井泉说,对这种造谣者,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要给予治安拘留的处罚,要严厉打击,这是造谣惑众。媒体应该提醒消费者增强判断意识,不要盲目传播这类谣言消息。

毕井泉说:“我们鼓励受到谣言损害的利益相关者提出索赔。食品安全法规定,媒体造谣是要承担赔偿责任的,所以我们希望媒体朋友们参与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最重要是要监督这些不实的传言,同时你们也要揭露这些制假售假的行为。”

他同时表示,食品安全的报道既要考虑食品安全的本身,更要考虑这种报道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毕井泉举例称,比如“毒疫苗”“假疫苗”等字眼,其实山东济南疫苗案是非法经营案,是经济犯罪。再比如说“假奶粉”“毒奶粉”,其实上海查处的乳粉案件是用了这个企业简易低价包装的奶粉罐装到该企业精装高价奶罐中赚取差价。

紫菜协会已报案 锁定造谣者

昨日,记者从福建省海洋与渔业部门获悉,近日晋江市海洋与渔业局召集晋江市紫菜加工行业协会会员发布联合声明,就此次恶意毁谤紫菜产品事件向公安机关报案,目前已锁定两名谣言发布者,相关证据已收集齐全。

“全国60%-70%的紫菜产自福建,去年产值逾百亿元。”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相关人士称。据了解,受“塑料紫菜”谣言事件影响,不少紫菜企业相关产品在部分超市已下架。据省水产加工流通协会初步统计,该事件对福建省紫菜产业将造成近亿元的损失。

45紫菜样品均无塑料造假

北京市食药监局联合《法制晚报》等媒体以及热心市民,在市场上随机购买紫菜后送检。昨日,市食药监局通报称,送检的45个紫菜样品均未发现塑料薄膜成分。而本市近3年共抽检紫菜样品278个,也未发现存在塑料薄膜制假的现象。

针对网传“紫菜是塑料薄膜制作”一事,在市食药监局的组织下,包括《法制晚报》在内的本市7家不同媒体的记者组成采购小分队,各自从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的商超、便利店、食杂店和农贸市场随机购买紫菜。

其中,媒体记者共计购买来自25家生产企业涉及22个不同品牌的紫菜样品35个,加上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自行采购的9个紫菜样品,以及门头沟区热心群众送来的1个紫菜样品,本次检验紫菜样品共计45个,另有3个塑料薄膜样品。

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吴燕涛博士介绍,根据检测结果,送检的45个紫菜样品均未发现网传视频所说的用塑料袋造假问题,蓄意使用废弃塑料制成紫菜的问题应该不存在。

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风险监测处副处长张卫民表示,根据监督抽检数据库统计,近三年本市共抽检紫菜样品278个,检测了防腐剂、柠檬黄、色剂、重金属、致病菌等近30个项目,仅有3个样品不合格,合格率为98.9%,不合格原因中2个样品铅超标、1个样品二氧化硫超标。目前未发现样品中存在塑料薄膜制假的现象。

专家支招

在家鉴别紫菜  可用四种简易方法

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耿健强介绍,鉴别“假紫菜”主要有水泡法、燃烧法、手撕法、水煮法等四种简单易行的方法,这些方式均可行。不过,他同时表示,以紫菜是否咬得动来判断其是否掺杂了其他不能食用的物质不太靠谱,因为部分紫菜由于品种、烘烤方式和烹饪方式的差别也会出现咬不动的情况。

水泡法:真紫菜泡水后吸收水分,光滑,而塑料薄膜不吸水,不光滑。

燃烧法:真紫菜燃烧会产生一种类似于毛发燃烧的味道,火苗熄灭后留下像灰一样的物质;塑料薄膜燃烧火苗很大,滴油脂并有刺鼻的气味,燃烧剩余物质团缩在一起。

手撕法:用手撕扯泡过的样品,真紫菜撕扯很容易断,没什么弹性,塑料薄膜撕扯不易断,弹性较强。

水煮法:将未经浸泡的紫菜用水煮,煮前浮于水面,煮后体积略有增大,不完全漂浮在水面,塑料薄膜水煮前后体积不变,均漂浮于水面。【综合新京报、海峡都市报、法制晚报等报道】

相关搜索:
我要评论已有条评论,共人参与

最热评论

刷新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