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冯氏三兄妹的家风什么样?为何三人能同入北大?

核心提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是深入人心的无形力量,家训是言传身教归纳出的精华集萃,家谱是家族传承的有力佐证。

家,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修身立德的起点,更是一个人无尽的情感所在和精神牵挂。家风,是由家庭或家族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建立在民族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是深入人心的无形力量,家训是言传身教归纳出的精华集萃,家谱是家族传承的有力佐证。

正在北京市方志馆举办的“家风家谱家训展”,向观众们展示了家风典范、家谱传薪、家训精粹,比如梁启超的子女非常杰出,被誉为“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谭门七代则是“严于做艺,以孝治家”。笔者参观了展览,感触良多,不由得想起中国学界著名的“冯氏三兄妹”。“冯氏三兄妹”指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地质学家冯景兰、著名文史专家冯沅君,他们是亲兄妹,三人都是一级教授,在中国教育界极其罕见,他们在各自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作出的贡献更是令人称道。

冯氏兄弟姐妹一共五个:长兄冯新兰,长女冯温兰,次子冯友兰,三子冯景兰,小女冯恭兰(后改名淑兰,定名沅君)。冯新兰早夭,冯温兰早为人妻。冯友兰的学术成就与影响最大,是哲学泰斗;冯景兰是学部委员(中科院院士),地质学界元老,中国矿床学重要奠基人之一;冯沅君早年与冰心等人齐名,上世纪三十年代与冰心、丁玲等同为散文界著名女作家,后来她由文学而学术,遂成知名学者。

“冯氏三兄妹”的后人也极为出色,冯友兰夫妇育有二子二女:长女冯钟链毕业于西南联大外语系;长子冯钟辽抗战期间投笔从戎,加入中国远征军,后定居美国,是物理学家;次女宗璞(原名冯钟璞)是著名作家;次子冯钟越是我国飞机结构强度专家。冯景兰夫妇育有三男三女,其中两个地质学家、一个水利专家、一个物理学家、一个金属专家、一个作家。冯景兰之女冯钟芸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她的丈夫任继愈先生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国家图书馆馆长。冯沅君的夫君陆侃如也是著名学者,他们膝下无子,在山东大学设立了“陆侃如、冯沅君文学研究奖”。

1 兄妹三人同入北京大学

冯氏家族是中原的百年望族。至今河南省的唐河县祁仪镇还保存着冯家的故居。冯家祖籍是山西高平,冯友兰晚年在《三松堂自序》中说:“听家里人传说,冯家祖上是从山西省高平县来到唐河祁仪经商,后落户于此的。”

冯家是一个书香之家。冯友兰的祖父冯玉文善诗文,父亲冯树侯为清光绪戊戌(1898年)科进士,伯父和叔父也都是秀才。据冯沅君回忆,在她只有六七岁的时候,在母亲吴夫人的带领下,同她的两个哥哥冯友兰、冯景兰赴湖北崇阳与父亲团聚。当时冯树侯被分配到两湖总督张之洞幕下,此时,张之洞正在武昌办洋务,其中一项就是办新式教育。冯树侯被委派为武昌“方言学堂”会计庶务委员(即外国语学校的总务长)。当时方言学堂的监督(相当于校长)是武昌知府梁鼎芬兼任,因公务繁忙,梁氏无暇顾及校内事务,实际校务均由冯树侯负责。由此可知,冯树侯对新式教育非常熟悉,对子女的教育也是极为重视的。他在家设了书房,请“教读师爷”给三个孩子上古文、算学、写字、作文课。

冯家三兄妹的母亲吴清芝是一位通晓诗书,思想开朗的知识女性,曾担任过当地女子校长。吴夫人教子有方,在对子女的教育方面,吴夫人除了对子女亲授诗书经传外,还特聘一位名师严加训练,对年龄最小的冯沅君,也从不因爱而废严。冯友兰曾经这样解释:“家也是小社会,一家有一家的风尚,即所谓家风是也。一个人可谓其家风所化。”家风具有稳定性、定向性、调节性,是家庭生活各个层面氤氲出的“小气候”,自有春风风人,夏雨雨人的功效。这个“化”就在于平时的耳濡目染,就是平常的潜移默化,就在常态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冯家,无论男女,小孩儿七岁一律上学,接受私塾教育。而允许女孩上私塾,这在当地开了风气之先,因此冯家几代都出才女。冯友兰的姑姑冯士钧,是一位天才女诗人,不幸十八岁时病逝,冯家将她生前的诗歌,作辑为《梅花窗诗草》。

冯氏三兄妹都要读“四书五经”,顺序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然后是《诗》《书》《礼》《乐》《春秋》。一本书必须从头诵到尾,才算读完,这叫“包本”。另外,冯氏三兄妹的祖父冯玉文还给孩子们买了新书,叫做《地球韵言》,一本地理普及读物,当时算是“新学”。在新旧兼备教育的同时,爷爷还特别注意孩子们的艺术修养,聘请老师教他们绘画。冯景兰学画悟性最高,后来他的地质绘图备受称赞,就是幼年打下的基础。

1915年,冯友兰考入北京大学。1916年,冯景兰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北大的校风较为自由,冯友兰喜欢听著名教授黄侃的课,并作一些古诗送给黄先生,黄先生也加圈加点,还写了赞赏的批语。冯友兰回忆:“我的这种课外学习,倒是在我家里发生了作用,那就是:我把我的一知半解传授给我的妹妹沅君,引她走上了文学的道路。”

1923年夏,冯沅君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同年考入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

兄妹三人皆入北京大学,在当时是不多见的。而兄妹三人走出国门,更是少见。1918年夏天,冯景兰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考取公费赴美留学,入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学习矿山地质,1921年考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矿床学、岩石学和地文学。1919年9月,冯友兰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1923年冯景兰获硕士学位,冯友兰也完成学业,通过论文答辩。随后,兄弟二人和其他同学一起经过加拿大回国。冯友兰从此走上了中国哲学的研究道路,成为一代宗师,冯景兰则从此终生献身于祖国的地质教育和矿产地质勘查事业。冯沅君先后在几所大学任教,1930年与著名学者陆侃如赴法国巴黎大学攻读博士,到1935年获得博士学位回国。

因为兄妹三人各学的是哲学、地质学、文学,所以他们之间没有多少合作的机会。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冯友兰和冯沅君有过一次合作,他们共同校点了长篇小说《歧路灯》的前26回,1927年由北京朴印社排印出版。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前两年,我曾在一个经营旧书的朋友家里见到过这部经冯家兄妹校点的稿本,至今我也没弄明白这部书稿是怎样流落坊间的。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学成回国之后,冯友兰和冯景兰虽专业不同,却总在同城共事。他们最初都曾在河南省立大学中州大学任教,冯友兰任文科主任,冯景兰任矿物地质学系主任。后来又到北京,冯友兰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冯景兰任教于清华大学地学系,1957年成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小妹冯沅君却一直远离两位兄长,独自闯荡,当然,她有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丈夫陆侃如陪伴。抗日战争爆发后,陆侃如和冯沅君南下广东、四川,先后在中山大学和南迁的东北大学任职。1945年7月,他们随东北大学回迁沈阳,继续在中文系任教。1947年秋,应山东大学校长邀请,冯沅君和陆侃如到山东大学文学院任教。

2 冯友兰:人生有四个境界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并迅速波及全国。当时已经从北京大学毕业一年的冯友兰积极响应,并同几位好友创办了刊物《心声》。他在发刊词中提出:“本杂志之宗旨,在输入外界思潮,发表良心上之主张,以期打破社会上、教育上之老套,惊醒其迷梦,指示以前途之大路,而促其进步。”同年底,冯友兰赴美考察,并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学习,师从实用主义大师杜威,开始了自己的哲学研究之路。从1939年到1946年,冯友兰连续出版了六本书,称为“贞元之际所著书”。他正是通过“贞元六书”,创立了新理学思想体系,使他成为中国当时影响最大的哲学家。

冯友兰是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最先具备哲学史家资格的学者。他曾提出,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他认为,人生有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他筚路蓝缕,前驱先路,第一个写成了系统完整的中国哲学史著作,把中国哲学史研究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他写的《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等著作,构建了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可以说,冯友兰以中西哲学互补的理念与形式,对中国哲学的近代化、现代化,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与尝试。“三史释古今,六书纪贞元”,冯友兰对自己一生学术活动的概括和总结,表达了他毕生的学术追求,也凝聚着他一生学术建树的价值与生命。

宗璞是作家,曾获得茅盾文学奖,她在《我的父亲冯友兰》中回忆:“父亲曾提出,大学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要让人能够欣赏古往今来美的东西。他本想在完成《中国哲学史新编》这部大书以后,写一些艺术感受,题名为《余生札记》,已成一篇《论形象》,从杜甫的《丹青引》谈起,讨论美术创作。可是,《新编》以后的余生很短,他已经泪干丝尽,不得不带着满脑子的‘非常可怪之论’远去了。那些发光的‘非常可怪之论’,究竟还有多少,内容是什么,能够给人的精神世界增加怎样的活力,永远不能为人所知了。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遗憾。”

虽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诗赋亦佳。抗战时期随北京大学南迁,在赴西南联大的途中,他写的三首诗广为流传,其中一首为:兵败城破日已昏,抛妻舍子别家门。孟光不向门前送,恐使征人见泪痕。

西南联合大学的校歌也是冯友兰所作,歌词调寄《满江红》:

万里长征,辞去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帧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茄吹,弦颂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血,中兴业,需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这个歌词,按冯友兰的说法,表示了“贞下起元”的意思。在《冯友兰为学自述》中,冯友兰解释说:“所谓‘贞元之际’,就是说,抗战时期是中华民族复兴时期。当时我想,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了中国大部分领土,把当时的中国政府和文化机关都赶到西南角上。历史上有过晋、宋两朝的南渡,南渡人都没有能活着回来的。可是这次抗日战争,中国一定要胜利,中华民族一定要复兴。这次‘南渡’的人一定要活着回来,这就叫‘贞下起元’。这个时期就叫‘贞元之际’。”

日本投降后,西南联大解散,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北返时,在西南联大立了一个纪念碑,碑文也是冯友兰所作。碑文中的铭辞概括联大校歌的意思“千秋耻,终已雪。见仇寇,如烟灭,大一统,无倾折。中兴业,继往烈……神京复,还燕碣”。

冯友兰先生亦擅书法,在抗战时期,常有人请他写字,他喜欢手录陆游的《书事》诗送给朋友。前些年,上海复旦大学曾出版《百年文人墨迹》一书,收录了冯先生两件书法作品,其中一件辗转入藏敝斋,正是冯先生手录陆放翁《书事》诗:鸭绿桑乾尽汉天,传峰自合过祁连。功名在于你殊我,但恨无人快著鞭。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四月,抗战正酣,冯先生仍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这首诗,冯先生究竟写过多少幅,已无从考证。可是得到冯先生墨宝的人,又有几人能领会诗的涵义、境界?

3 冯景兰:首次发现“丹霞地貌”

冯景兰先生从事地质教育50多年,培育了几代地质人才。在两广地质、川康滇铜矿地质、豫西矿沙地质、黄河及黑龙江流域新构造运动、工程地质学方面进行过大量开创性的工作。而对矿床共生、成矿控制及成矿规律等研究上贡献尤大,提出了“封闭成矿学说”,他参与主编的《矿床学原理》是矿床学的系统专著和教科书。

我国有不少以“丹霞地貌”出名的旅游景点,但少有人知的是,“丹霞地貌”正是地质学家冯景兰首次发现的。1927年,冯景兰在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丹霞山注意到了分布广泛的第三纪(6500万年至165万年前)红色砂砾岩层。在丹霞山地区,厚达300至500米的岩层被流水、风力等风化侵蚀,形成了堡垒状的山峰和峰丛、千姿百态的奇石、石桥和石洞。冯景兰意识到这是一种独特的地貌景观,并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而“丹霞”一词源自曹丕的《芙蓉池作诗》:“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意指天上的彩霞。冯景兰在论文中阐述了丹霞层发育形成的特点、分布、原因等,他在论文中称:“第三纪红色岩石的下面,常为深厚坚固相间的砂岩和砾岩,侵蚀之后,绝崖陡壁直如人造之坚固伟岸的堡垒,而不知其为天造地设也……”2010年,以“丹霞地貌”为内容的“中国丹霞”入选“世界自然遗产”。

抗日战争时期,除了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担负繁忙的教学任务,冯景兰还承担了在云、康(西康)、川、黔寻找矿藏的任务,对西南地区的铁、钴、铝、煤、铅、石油、水利等资源都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他的女儿冯钟潮在一篇回忆录里记叙道:“翻开父亲1940年在大渡河、金沙江、西昌、泸定、荥经、康定、贡嘎山、飞越岭等川西和康(西康)东的崇山峻岭中寻矿的研究报告,主要篇幅记录着考察获得的极宝贵的铜、铁、铅、锌等地质矿藏资料概况,但透过记录行程的字里行间,也看到地域偏僻的凶险、难耐的炎热、同行人的牺牲。报告的落款是‘冯景兰于警报中’,但报告的条理是那样清晰,概述是那样丰富简明,可以看出笔者写时的专注与沉稳。抗战最低谷时,父亲在现四川最南端做地质调查的金江月夜,写下了对敌人充满蔑视的诗句‘神州泱泱大国风,跳梁小丑任纵横……能胜挫折真勇气,不耐磨练非英雄。洗涤家国兴亡恨,整顿乾坤百万兵……’英雄的中国人在极端艰难的抗日战争中,坚挺着不屈的脊梁。”

4 冯沅君:从作家到学者

冯沅君出生于1900年9月4日,她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十一二岁时就能吟诗填词,有才女之誉。1923年,她开始从事文艺创作,与中国文坛上的苏雪林、庐隐、冰心齐名,是一位富有才华、独具风格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多以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与抗争为题材,文笔清秀,曾得到鲁迅先生的肯定,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影响。后来她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是我国当代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开拓者。她的古典文学研究著作有多种,代表性著作有《宋词概论》、《古剧说汇》等。

《古剧说汇》一书是冯沅君在1935年以后的十年内所写的关于古代戏剧的考证文章,冯沅君在她1945年12月写的《古剧说汇》自序中写道:“当我开始整理稿件时,我的母亲已在故乡病倒了,不久她便与世长辞。生不能养,殁不与葬,从前清光绪三十四年丧父后,这是我遭遇的最悲痛的事。我同她分别在民国二十四年,到现在恰足十年。《古剧四考》等文的写作都在这次最后离别十年,而各篇跋语的墨迹中更和有哭母的酸泪。”

冯沅君的母亲是1944年秋以八十岁的高龄在唐河老家辞世的。当时,悲痛欲绝的冯友兰代表弟弟景兰和沅君,作了一篇行状、一篇祭文。冯友兰后来回忆说:“母亲是我一生中最敬佩的人,也是给我影响最大的人。祭文如果有‘溢美’之处,那就是她是封建社会的完人,而我没有说出这个限制。还可以补述的,是她教育子女的方法,她向来不在小孩的面前夸奖他……”因当时时局混乱,交通不便,远在四川的女儿冯沅君未能回家为母亲送行。冯沅君曾回忆她的母亲吴夫人训导她说:“不能徒侍聪明,读书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就像你大哥一样。你大哥虽不如你二哥聪明,但他在不停止地往前走,从不间断……”慈母的教诲,对冯沅君后来走上文学创作和古典诗词研究的道路,起到了启蒙作用。所以,冯沅君后来每念及母亲或在给友人的书信中或做文章提及母亲时,总是一往情深,念念不忘母亲对自己的教诲。

1947年元月,由商务印书馆印行的《古剧说汇》出版,她把稿费捐给了家乡的河南大学文学院,设置了“唐河冯太夫人奖学金”。在给校方的信中,她说:“从吾先生勋鉴:先母平生特重女子教育,兹承其遗志,以鬻文所得贰百万元,在贵校文学院设置‘唐河冯太夫人奖学金’藉资纪念。该款每年所得利息,由院中成绩最佳之豫籍女生贰人分领,详细办法,悉由贵校负责决定。敬希惠允为荷……”

《古剧说汇》194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版本我没有见过。1956年由作家出版社重印出版的《古剧说汇》,我在北京报国寺的一个旧书摊买到了。遗憾的是,在这个版本中,冯沅君在自序中已删去了1947年版本中关于怀念她母亲的一段文字。

冯沅君和她的丈夫陆侃如是1947年盛夏到山东大学任教的,并在这所高等院校度过了她一生中最后的三十个春秋。冯氏三兄妹中,冯沅君去世最早,1974年6月17日,她因患癌症在济南逝世。两年后,冯景兰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辞世。冯友兰1990年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95岁。文/方继孝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
责任编辑:陈洋洋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网友还在搜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