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教辅APP进校园频惹争议 究竟是帮手还是负担?

2018-10-25 14:30 | 中国搜索

核心提示:去年年底,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教辅类APP开设了朋友圈,内设“小学自拍交友”“暗恋心事房”“异地零距离”等板块,有些教辅APP还公然涉黄,极容易把小孩子带到“沟”里去。

打着智能化学习的招牌,内设“小学自拍交友”等娱乐板块;号称可免费下载与使用,查门考试成绩却要求家长付费……随着在线教育的蓬勃发展,各类教育辅导APP纷纷走入中小学校园。然而,不正规的教辅工具改头换面在线上“重出江湖”,引发了很多学生和家长的担忧。

教辅APP进校园为何频频惹争议?

教辅APP进校园之所以引发争议,有多方面原因:

一、内容欠妥。去年年底,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教辅类APP开设了朋友圈,内设“小学自拍交友”“暗恋心事房”“异地零距离”等板块,有些教辅APP还公然涉黄,极容易把小孩子带到“沟”里去。

二、收费缺乏规制。湖南日报分析指出,从现实来看,“免费服务”往往是噱头,衍生产品则是盈利点。

三、极有可能成为网络版课外培训载体,增加学生负担。

四、大多独立开发,缺乏统一标准。南方日报调查发现,市面上的教辅APP大都是独立开发,缺乏统一标准,不仅题库重点不同,就连同一道题的答案都有出入,内容低劣不容小觑。

教辅APP究竟是帮手还是负担?

针对“教辅APP究竟是帮手还是负担”这个问题,新华日报记者调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观点。

甲方:教学的好帮手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教学是趋势。教辅APP进校园实际上是学校对信息化教学的一种探索,有着积极意义。

教辅APP为学校、学生、家长提供了一个新的沟通平台,具有一定实用性。对于老师来说,教辅APP是个好帮手。比如,扫描改卷功能能实现一键批改。根据学生成绩、进退步情况,老师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对于学生来说,教辅APP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些APP提供丢分题、知识点掌握分析等,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改善学习行为。对于家长来说,可及时查阅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督促学生学习。

乙方:提防逐利之“虫”

教辅APP在方便家长和学生掌握学习动态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程序的问题俗称“虫”,有的“虫”错在编程,更多“虫”则是设计者的思路和目标定位出现了偏差。

“虫”之一,背离教育初衷。有些教辅APP,明明是因材施教的工具,为何要设置“小学自拍交友”“暗恋心事房”等板块?明明是督促学习的手段,为何要内置小游戏,让学生乐此不疲?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转移。教辅APP一旦引入“互联网思维”,在泛娱乐化的背景下难免变了味儿,失去应有价值。

“虫”之二,乱收费。正常收费无可厚非,但在一些学校和运营商眼中,教辅APP成为谋取不当利益的“金矿”。当教辅类APP成为“吸金利器”,不仅加重了家长负担,且易产生权力寻租的空间。

“虫”之三,加重学生负担。教育部门规范中小学课外补课,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减负之举,而教辅APP的横空出世,则可能规避相关政策。

教辅APP进校园,要上好“安全锁”

教辅APP进校园虽无可厚非,但关键是要上好“安全锁”。

首先,学校须严格把关。谨防质量低劣、收费不透明、内容嘈杂的APP伤害学生,并重点考量教辅APP就提高教学质量是否有持续的跟进服务。还要做好相关知识的普及,比如教育和引导孩子合理把控使用教辅APP的时间,谨防学生沉溺于电子设备。

其次,对于教育部门而言,对教辅APP进入校园不能放任不管。湖南日报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对其应用功能进行规范性限定,防止其成为网络版的课外培训。应实施教辅APP备案制,限定其上线前须经教育主管部门或具备资质的第三方平台备案等,以规范教辅APP的行为。

其三,家长也应对孩子使用教辅APP加强监管。无论其内容是否收费,均要把好“事前关”,谨防孩子被不良内容侵害或沉溺于此。

教辅APP并非洪水猛兽,但也不能置若罔闻,唯有配好“安全锁”,才能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孩子成长。(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湖南日报、新华日报等报道)

中国搜索拥有中央网信办批准的新闻信息采集、发布资质,转载本网稿件请注明来源为中国搜索!

责任编辑:李书苗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网友还在搜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