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在深圳华大基因总部,工作人员在基因测序实验室工作(2016年6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连续两日,曾经风光无限的“基因测序第一股”——华大基因(300676)都躺在跌停板上,相比去年11月的最高价261.99元,公司昨日收盘价83.07元已折损近七成。无一例外,在A股上市的“独角兽”企业经历短暂的“花火”后,均遭遇了估值大幅下滑,“腰斩才起步,三折不稀奇”。
短暂绚烂后,留一地鸡毛
放在一年前,谁也无法想象,“独角兽”们会崩得这么厉害。
以最近正处于风口浪尖的华大基因为例,这家公司于2017年7月14日登陆创业板,上市之初被连拉19个涨停,在涨停打开后仍然不改攻势,直至当年11月14日,这家公司攀升至近262元的高峰。不过,绚烂总是短暂,随后公司股价一路下跌。
尤其近日,华大基因深陷“无创产前DNA筛查致儿童患生理缺陷”丑闻,加上7月16日,公司有2.06亿股首发限售股上市流通,解禁市值近200亿元。公司股价遭遇暴击,连续两日跌停,昨日股价收盘为83.07元,创上市以来新低。最新总市值为332亿元,较2017年11月的最高市值1048亿元,已经缩水68%。
这也意味着,公司上市后除了打新族和前几个月买入的投资者,其余股东悉数被套牢。
这并非个案。《金证券》记者发现,最近一年多在A股上市的独角兽,无一例外成为了“毒角兽”。粗略计算,巨人网络昨日的总市值为447亿元,相比2017年5月创出的最高市值1587亿元跌幅高达70%,目前市值尚不及最高市值时的零头;三六零昨日市值为1866亿元,相比2月28日创下的最高市值4439亿元,缩水达58%;工业富联今年6月8日上市,股价一度冲至26.36元,目前最新价为17.69元,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跌去33%。药明康德曾以138.87元的最高价笑傲江湖,如今股价不足百元。
出来混,毕竟要还的
“与港股等成熟市场不同,A股向来有炒新习惯,公司一上市,估值就被炒得高高在上。”《金证券》记者接触的深圳基金人士表示,独角兽企业通常是具有很强的独特性、核心优势、成长前景特点的创新型公司,相比一般的新股,独角兽概念股关注度更高、前期发行更火爆、估值泡沫更明显,这直接导致一旦炒作资金退出、“蜜月期”结束、业绩不符预期,相关个股估值回归的方式更为快速、粗暴,“出来混,毕竟是要还的”。
事实上,不少独角兽企业的利润增速、业绩前景并非名副其实。《金证券》记者注意到,以今年一季度净利润而言,华大基因增速为6.71%,工业富联增长4.53%,巨人网络增速仅1%,药明康德下滑13.72%,三六零更是缩水27.57%。而经过这么一轮挤泡沫,不少独角兽公司的估值仍然不低。比如,华大基因、药明康德目前动态市盈率超过60倍,三六零为50倍。
有市场人士也指出,多数独角兽企业首发股份占比太低,这样的发行方式对原始股东非常有利,因为流通股少,有利于股价炒作,享受高估值,一旦股份解禁,市场突然增加几倍的筹码供应量,供求关系瞬间逆转,股价自然崩跌。华大基因IPO仅发行4000万股,总股本是4亿股,如今原始股东解禁了2亿股,对市场而言肯定是一大利空。
【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