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文物医生”:让历史醒来 让文物复活!

核心提示:“文物医院”与“文物医生”近年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今年2月,粤博首次对外开放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广州美术学院也在年初推出“广东美术作品保存修复研究展”,拉近公众与美术品保护、修复工作的距离。

图文无关

在刚刚过去的“国际博物馆日”,广东省博物馆多件“镇馆之宝”亮相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本报与省文物局联合推出的系列短视频节目《宝览南粤》宣传片,迅速惊艳朋友圈。无论是庄严厚重的青铜礼器、晶莹如玉的出水陶瓷,还是熠熠生辉的金漆木雕,它们活灵活现的背后,离不开一群“幕后功臣”的努力。他们就是俗称“文物医生”的文物修复师。

“文物医院”与“文物医生”近年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今年2月,粤博首次对外开放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广州美术学院也在年初推出“广东美术作品保存修复研究展”,拉近公众与美术品保护、修复工作的距离。

为推进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文物修复工作者也在加快合作步伐。去年11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成立。传说中的“文物医院”究竟长啥样?文物修复有哪些“黑科技”加盟?本报记者特别探营省内各大博物馆,为读者寻找答案。

黑科技登场给文物做“体检”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在广东省博物馆一楼,藏着一个专门为馆藏文物“延年益寿”的神秘部门,它就是广东省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尽管“深藏功与名”,它的来头却一点不小——国家文物局公布的22家全国首批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优质服务机构之一。

该中心设有书画装裱室、文物修复室、出水文物保护实验室、理化实验室、预防性保护实验室、分析仪器室等专业实验室。“文物医生”们忙碌而有序地开展工作:他们每人身披一件白大褂,工作时常常还要戴上口罩、手套,看上去就与普通医生无异。

所有前来“看病”的文物首先都要进行“体检”。分析仪器室里,修复师正在对“南澳I号”明代沉船的文物样品进行检测。文物保护分析要求无损或微损分析,对文物取样非常小。工作人员从一条弹簧上,取下比笔尖还小的一小块样品,再将它嵌在圆柱形的树脂里,放进显微镜里检查。

这里空间不大,规矩可不少:设备要24小时不能断电,室内温度控制在21℃以下,保持干燥,仪器的旁边还有防磁场干扰设备。安静的氛围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必要的时候,我们还要把房间角落的抽湿机关掉,减少震动,甚至说话都不能大声。”广东省文物保护科技中心主任张欢说。

现场使用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仪,相当于为文物做体检的CT设备。它具有超高的分辨率,可反映文物的显微形貌和化学成分。就连肉眼看不到的地方,比如金属的腐蚀、陶器中的气孔等等,都在显微镜下一目了然。通过检测还可以了解文物的古代工艺和科技史信息,为文物保护修复提供数据支持。

要避免对文物造成二次破坏,检测分析的结论十分重要。“比如,要清理这些出水铜器上的锈迹,首先就要查明锈斑的成分,然后再用不同的工具,比如手术刀、毛刷等进行清理。”他表示,与许多行外人想象的不同,文物清理还不能做得“太过细致”,否则可能会造成文物部分信息的丢失。

“文物修复就跟看医生一样。”张欢将传统修复比作“中医”的望闻问切,如今更需要借用“西医”的技术:文物要先提交修复方案,邀请专家论证,才能进行检测和修复,最后还要将修复过程、以及所采用的工艺和材料写进“文物病历”。

如今,粤博“文物医生”也开始从库房走向公众。今年2月,在粤博举办“文物医生养成记”活动上,文物保护科技中心首次对外开放。工作人员介绍,未来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将不定期组织公众参观,让更多人近距离见证文物如何“重获新生”。

激光三维扫描“复活”古沉船

如果说,粤博“文物医院”的“病号”多是书画、铜器、陶瓷等物品,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里,则住着一艘庞然大物:它是迄今为止,全世界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南海Ⅰ号”。

从2007年整体打捞以来,“南海Ⅰ号”入住“水晶宫”已经超过10个年头。考古工作人员在2009年、2011年先后进行了两次试发掘。直到2013年11月,“南海Ⅰ号”全面考古发掘才正式开始。

经过沉箱表面泥沙清理、船舱外散落文物提取、舱内凝结物和船货提取几个阶段。目前“南海Ⅰ号”已完成大部分船货清理工作。据最新统计,截至2017年11月,“南海Ⅰ号”已发掘出水文物2.1万余件套、标本2600件。

记者在古沉船现场看到,一套安置有各种测量及拍照仪器的“天车”在遗址上方移动,为考古发掘工作获取各种数据,进行影像记录,一套自动喷水装置每天为古沉船喷6次水。这些洒在古沉船身上的水里,其实都添加了防腐剂。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保管部副主任张玄微解释,由于船木在海底长期浸泡后纤维素降解,被水分替代,含水量达到400%-500%,大大超过普通木头含水量10%。船木出水后一旦水分蒸发,会塌缩变形,而浇水能起到防腐、保湿的作用。

每一件文物出水后,都需要立即进行保护和修复。“文物出水后进入保护阶段,首要工作是脱盐。这些瓷器在海里浸泡了800多年,含盐量很高,发掘出来后如果暴露于空气中,盐分会结晶,遇潮湿天又潮解,这样反复,将对文物造成很大损伤。”张玄微介绍道。

博物馆设有专门的脱盐室,大量文物按编号浸在脱盐池中。工作人员拿着仪器,检测文物的含盐量。当文物中盐分含量降低到安全范围时,才完成脱盐工作,才能放置在仓库内进行长时间保存。完成脱盐过程大概需要2至3个月。

张玄微与妻子、文物修复师耿苗,是文物修复界的一对“神雕侠侣”。在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实验室接受采访时,耿苗正小心翼翼地对一只残损的景德镇影青瓷碗进行修复。只见她小心翼翼移动碗沿的打样膏,缓慢地塞进补配材料,分毫不差地将缺口补平。待固化和打磨后,这只瓷碗将获得“新生”。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崔勇介绍,船体数据的精确掌握,是“南海Ⅰ号”发掘工作的要点。为此,考古队动用了激光三维扫描、多视角立体摄像等现代测绘技术,对每一层、每一个船舱进行扫描,现阶段的数据收集为后期船体复原打下基础。

据了解,“南海Ⅰ号”船货发掘工作预计将在1年内完成,随后将进入船体保护阶段。下一步,专家们将依托现代科技手段,逐渐复原“南海Ⅰ号”船体全貌,让这艘南宋古船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

活态修复发现

“隐藏的美术史”

除历史文物外,岭南地区还有大量艺术与工艺精品传世,同样亟待妥善保护与修复。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是国内较早推动藏品保护修复与研究的机构之一。广州美术学院材料技法修复研究室在1999年创立,由美术馆管理,已经成功修复数百件作品。2015年,修复研究室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升级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作品修复保存研究基地。

今年3月,“乾坤戏场——广州美术学院明清潮州金漆木雕藏品研究展”在广美美术馆举行。这批潮州木雕的收藏与保护修复,饱含着几代广美人的努力。上世纪50年代,由于历史风潮的影响,潮州金漆木雕被大量破坏。目睹这一现状,广美师生积极开展抢救行动,抢救下一批木雕精品。

“然而,我们并没有成熟的潮州金漆木雕修复案例可供参考。”广州美术学院艺术品修复保存研究基地副研究员许炀说。潮州木雕的镂空结构让世人惊艳,却给修复工作带来许多难题。这批命运多舛的木雕,也早已百病缠身。前人不当修复积累的后遗症,更让人困扰。

许炀发现,民间修复木雕时,常常只是简单粗暴地钉上钉子,结果撑开的裂口随着铁钉生锈而膨胀、锈蚀,“就像弹片嵌在人的骨头里,取不出来,就会成为病灶”。此外,修复师还要给变了形的木雕进行矫形,否则整个器型都会有散架之虞。

“吹灰之力”常常用来形容事情简单,但清理木雕表面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积下的污垢,可一点也不轻松。“清洗这一步是特别危险的。如果用料或用力不当,就会破坏金箔和漆层。”许炀说。修复师引进了专业仪器吸走灰尘,再用弱碱性电解水棉棒细加擦拭。为了避免细碎、有脱落隐患的部件与尘埃一同被吸走,修复师还小心翼翼地给吸尘器口包上纱布。

经过复杂的修复流程,木雕重现栩栩如生、金碧辉煌的本来面目。修复团队的跨界合作也被传为美谈。“我们团队既有‘40后’‘50后’的外聘工艺大师,也有‘80后’的修复助理、‘90后’实习生,大家都对修复全情投入。”许炀表示,本次研究只是一个开始,修复的木雕还不到馆藏的四分之一,未来将邀请更多专家参与,为中国潮州金漆木雕修复留下“范本”。

院藏大师油画的修复,同样是基地的强项。去年准备“广东美术百年大展”期间,基地还集中修复胡一川油画作品。“修复研究的过程中,会无意发现一段美术史的新线索。比如以前修复胡一川油画,我们发现一幅作品底下还藏着草稿,好些地方都已经画完了。我们立即调整了修复方案。”许炀介绍,这些草稿的保存,对研究艺术家如何创作很有价值。

这些经历也给许炀团队带来新的思考。“如果藏品修复、展示之后,又回到库房,重新封存起来,它还是‘死’的。藏品应该通过修复‘活起来’。”在他看来,“修复”不仅是保护藏品的一种技术,还应成为连接文化遗产、传统艺术与当代创作创新的桥梁,为艺术创作提供观看的新角度和表达思想的新方法。

去年11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正式成立。这是继中国美协后成立的首个省级“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业界期望,艺委会能成为高校、博物馆、美术馆的“学术共同体”,共同为广东培养更多修复人才,让文物故事与文物一同“活起来”。

策划:李培

南方日报记者 杨逸 宋金绪 张俊 杨世华 通讯员 凌浩翔 陈瑞锋 温苇苇 实习生 何丹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
责任编辑:李书苗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网友还在搜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