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约30万中国人:你们的名字跟着“洞察”号去火星啦

核心提示:北京时间昨晚7点多,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洞察”号火星无人着陆探测器从加利福尼亚州中部发射升空,如果一路顺利,预计将于今年11月26日飞抵火星。

图文无关

北京时间昨晚7点多,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洞察”号火星无人着陆探测器从加利福尼亚州中部发射升空,如果一路顺利,预计将于今年11月26日飞抵火星。

英国广播公司说,“洞察”号此行的任务是“聆听火星的心跳”。

在火星上玩抓娃娃机

“洞察”号将降落在火星赤道以北的埃律西昂平原。这个着陆地点有两个好处:充足的日照和平坦的地形。

降落后,“洞察”号展开它的两块太阳能电池板,部署用于探测的硬件设备。它会在火星上待整整一个火星年,也就是687天,相当于地球上两年不到。

“洞察”号配有长达2.4米的机械臂,末端有类似人类手掌的五指抓斗。它使用机械手臂,从背板上抓取研究设备,放到火星表面。安装在机械臂上的摄像头,和另一个更贴近地面的摄像头,会帮助NASA工程师了解着陆器周边的环境,规划如何部署研究设备。

“你在电子游戏厅里玩过抓娃娃机吗?”工程师法拉·阿力拜说,“基本上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只不过远在上千万公里以外。”

为此,工程师准备数周,在实验室中反复练习。美国《连线》杂志说,如果“洞察”号团队实现目标,这将是人类第一次使用机械臂,在另一颗行星上安装硬件。

聆听火星的心跳

英国广播公司说,“洞察”号此行的任务是“聆听火星的心跳”。为此,它携带了内部结构地震仪,来监测火星内部的错位和开裂产生的地震波,即火星地震。

“它不输给地球上我们拥有的任何一台地震仪。”“洞察”号项目主管汤姆·霍夫曼说,“如果火星上刚好有只蝴蝶,而且它极其轻微地落在了这台地震仪上,我们实际上有能力检测到这一点。”

1976年,NASA曾发射过“维京一”号和“维京二”号探测器。这两个探测器也搭载了地震仪。但是,科学家认为,装在探测器上的地震仪,测试出的震动,可能只是火星表面的空气流动。这次,地震仪将会直接放在火星表面。

除火星地震外,这台地震仪能检测到其他的东西,包括液态水的流动、陨石撞击以及活火山喷出的烟流。

钻入地下5米深 量一量火星的体温

“洞察”号的另一件设备——热流及物理特性探头,是个自动钻探的巨型钉子。探头长约46厘米,能够钻入5米深的火星土壤,以免受火星表面温度波动的影响。

“科学家在地球上研究温度流动时,必须得钻得更深才行。”研究员苏姗妮·斯姆雷卡尔说,因为潮湿的土壤会在地下深处传导热量。火星上相对干燥,所以大概5米就够了。

尽管如此,探头要花上几周时间,才能钻到5米深。钻洞过程中,它会定期暂停,测量周围土壤的热量传导效率。温度传感器将在系绳上追踪探头,就像把温度计做成一串项链。结合温度计的读数以及对热量传导率的测量,科学家将了解到,有多少热量源自于火星的内部。

科学家认为,火星内部温度曾经非常高,它的核心是液态的。但现在,火星核心可能是固态的,它的地质运动也不像过去那样活跃了。

“就好像拿一根针去刺生鸡蛋和煮熟的鸡蛋,它们反应不一样,因为内部液体分布不同。”斯姆雷卡尔说,探测器得到的数据会告诉科学家,火星由什么构成,它的成分与地球相比又有哪些差别。

科学家相信,火星上是否有生命(或者有过生命),和火星内部构造之间的关系意义深远。

它首先得活下来

这是自2011年“好奇”号火星车之后,NASA的第一个火星任务。激动人心?毫无疑问。但首先,“洞察”号必须活下来。

根据NASA给出的数据,火星探测任务成功率只有40%多。成功发射只是第一个环节。按照NASA工程师的说法,火箭基本上是颗“受控的炸弹”。发射时,美国加州是早晨7点多,伴有浓浓的晨雾,但并未影响发射。

“洞察”号过了第一关。接下来,它将在真空中旅行6个月,持续遭受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即太阳风)的轰击。一旦错过火星,它将无法回头。

然后是着陆。在进入火星大气层时,探测器要忍受7分钟左右的“地狱时刻”。它们会以每秒6公里的速度下落。2003年,“猎犬二”号探测器在进入大气层时突然失联。当时,科学界认为,“猎犬二”号在火星大气层燃烧殆尽。到2015年,欧洲航天局才确认,“猎犬二”号成功着陆,但不知道为什么,任务还是失败了。

“洞察”号上搭载的地震仪,相对于灵敏度来说,已是非常坚固。在晴朗的夏日,火星赤道地区的气温可能达到20℃,而夜间又会回落到-70℃。

为此,工程师给设备套了一层又一层保护,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第一层是真空密封的钛球;第二层是绝热的蜂窝状结构;第三层则是防风隔热穹顶,像一个高科技大锅盖一样罩在传感器外面。

“洞察”号原定于2016年发射升空,定位是性价比很高的探测器,只要4亿多美元。2016年,它没能升空,而且现在的造价为8.3亿美元。价格翻了一倍,科学家大概把这些钱都用在提高任务成功率上了。

它还有两个小伙伴——“瓦力”和“伊娃”

“洞察”号有助于解决困扰科学家多年的难题——46亿年前,太阳系内的岩石星球是如何形成的。

它并非独自上路,它还有两个小伙伴——两枚立方体卫星,官方名称是MarCO,昵称是“瓦力”和“伊娃”。

“瓦力”和“伊娃”的昵称,来自动画片《机器人总动员》。它俩只有公文包大小,将一路跟随“洞察”号,短暂监测“洞察”号的着陆情况。就像是动画片里的“瓦力”,两颗卫星用压缩气体,来实现空间移动。立方体卫星是一种小型航天器,自2003年,首颗立方体卫星升空至今,近地轨道上已经有800多颗立方体卫星,大多用于通信、追踪运输或对地观测之用。这将是立方体卫星首次用于深空探索。

“瓦力”和“伊娃”的主要任务,其实和“洞察”号没多大关系。“洞察”号发送的信号,将会通过此前发射的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RO)来传输。但由于使用了不同的无线电频段,这些信息的接收和发送无法同步,地球要延迟一个多小时才能收到消息。

“瓦力”和“伊娃”上搭载的无线电设备,却能同步转发,从而让科学家把握住关键的几分钟。在未来的火星任务中,如果有这种立方体卫星的帮助,就算探测器在着陆过程中失联,它们也可以提供另一种方式,对火星表面进行勘查。

近30万中国人的名字去了火星

为了更好地宣传,NASA真的很拼。他们推出了一项活动——把你的名字送去火星。

这项活动申请很简单,只要登录“NASA火星”官网(mars.nasa.gov),在申请表上填写姓名、国籍、邮箱等简单信息,通过审核,就能拿到一张去火星的“电子机票”。接着,NASA的工作人员会把申请者的信息输入到一块芯片里。

2015年,NASA已经开展过一次征名活动了,当时不到30天,全世界就有80多万人参加了这次活动,一枚芯片也满了。“洞察”号升空前夕,NASA官网显示,全世界总共有2429807人拿到“机票”,其中有近30万人,来自中国。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
责任编辑:李书苗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网友还在搜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