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消息,自5月1日起,三措并举降低抗癌药价——进口药品实行零关税,对已纳入医保的抗癌药实施政府集中谈价、采购以及对未纳入医保的抗癌药实行医保准入谈判。
同时,财政部联合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抗癌药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中明确,自5月1日起,对进口抗癌药品,减按3%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
零关税、降增值税……多管齐下,本月起,进口抗癌药将迎来一波“降价潮”,直接利好用药患者。业内预计,部分进口抗癌药有20%的降价幅度。
不过,促使进口抗癌药价全面下降的更重要手段是医保谈判。而更长远看,还需要国内药企加强研发,实现国产替代,倒逼进口药降价。
1一支药曾高达2万多元
听到进口药要降价了,陈燕(化名)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罹患乳腺癌的她需要注射曲妥珠单抗,即俗称的赫赛汀。这是由跨国药企罗氏生产的药品,此前一支的零售价格高达2万多元,在一个治疗周期里,患者至少要注射14支——这是一笔普通人难以承受的巨大支出。
“救命”的转机出现在去年8月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外公布36种药品进入医保目录后的价格谈判结果——经过谈判,赫赛汀每支药品支付标准降到7600元,降幅近七成,按照参保患者最低自付比例两成计算,患者每支药品最低只需花费1500元。
“5月起,进口药还要降关税、降增值税,听说药价还可以再降,很高兴!”陈燕表示。
当前,癌症已成为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双升”态势。记者了解到,治疗乳腺癌的注射曲妥珠单抗、治疗淋巴瘤的利妥昔单抗……这些抗肿瘤的靶向药几乎都依靠进口,价格昂贵,癌症患者用药可选择性不高、费用负担重。
据2017年“中国肿瘤患者服务升级”课题研究显示,在经过医保报销之后,肿瘤患者接受诊断、治疗的平均总自付金额仍高达14万元,若是接受靶向治疗,平均总花费约为22万元——分别为家庭可支配收入的1.75倍、2.7倍。
在遭受疾病之苦的同时,患者们期盼着药价能“再降一点”。
2部分抗癌药或降价20%
5月1日起,进口药将实行零关税,可以为患者减轻多少费用?记者简单算了一笔账:进口药实际关税税率约5%,中国抗肿瘤药市场规模约1400亿元,其中进口约占三分之一,约400亿元,也就是说,零关税后大约可以减少中国肿瘤患者20亿元的开销。国内肿瘤患者有430万,平摊到每个人头上,约几百元钱。
降增值税则让药价的变化更为明显。根据规定,进口抗癌药的增值税将从17%降至3%。记者了解到,多数发达国家都对药品实行零增值税或者极低税率,如今,中国药品增值税率直降14%,将低于欧洲各国的平均值8.8%。
据统计,我国目前已上市抗癌药品138种,国家最新公布的第一批降增值税的抗癌药品,惠及了绝大多数品种——共包括了103种抗癌药品制剂以及51种抗癌药品原料药。
业内预估,各种措施综合考虑,此次出台的政策将使部分进口抗癌药降价20%。
3将启动新一轮医保谈判
值得注意的是,影响到进口抗癌药价格的,除了税收,还包括市场竞争、研发成本、知识专利保护等等因素。“降低进口药价,需要各方面的配套政策,关税、增值税都是药价的构成部分,但真正反映到患者账单上不会特别明显。”广州复大肿瘤医院肿瘤内科首席专家罗荣城告诉羊城晚报记者:“零关税仅仅是开始,随之而来的将是大降价、进医保等多举并行,让患者更多受益。”
作为医生,罗荣城对于通过“医保谈判”降药价的方式寄予厚望。
记者注意到,卫健委所透露的降药价“组合拳”中,已经明确提到了“将对已纳入医保的抗癌药实施政府集中谈价、采购以及对未纳入医保的抗癌药实行医保准入谈判。”
从以往的实践来看,医保谈判对于进口药的降价作用更加直接。2016年以来,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分别组织开展了国家药品价格谈判和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39个谈判品种平均降价50%以上。其中包括17个抗癌药品,如治疗乳腺癌的赫赛汀从1个疗程2.45万元降至7600元,降幅达70%;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万珂,从1.36万元/支降至6116元/支,降幅55%。
经初步统计,截至4月18日,这17种抗癌药品因降价节约资金41.7亿元,加上纳入医保目录后报销的部分,共为患者减轻药费负担62.4亿元。
罗荣城表示,随着新一轮的医保谈判启动,越来越多的进口抗癌药将以降低价格为前提进入到医保目录,参照以往的谈判结果,这样的降价幅度将更为可观。“减了5%的关税,又减了14%的增值税,再通过国家医保谈判进目录,一下子再减40%-60%,意味着病人可能只需要承担原有药价的1/3左右的费用。”
4国产药进口药互相倒逼
“从临床来看,目前抗癌药中,化学药领域几乎所有的进口药,国内都有相应的仿制药,价格比原研的低40%-50%,不过,到了生物靶向药以及免疫治疗等更为高端的制药领域,基本都依靠进口药。”罗荣城表示。
对于患者而言,选择用药除了考虑适应证以外,也会考虑到性价比。“一旦进口药价格降下来,将鼓励更多患者优选进口药,国产仿制药则会面临较大冲击。”罗荣城认为,对于不少抗癌化学仿制药企来说,急需通过临床数据以及一致性评价等方式,把质量与疗效提上去,提升患者的“信任度”。
记者注意到,在生物靶向药领域,目前已经有部分抗癌药已经实现了国产,最热门的品种为肺癌靶向药吉非替尼,目前共有11家国内企业申报仿制,其中,齐鲁制药的伊瑞可作为吉非替尼的首仿药已经面世,每盒售价仅为1598元,比原研药便宜上千元。此外,由贝达药业所研发的埃克替尼,同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目前也已经进入到临床使用,价格也比吉非替尼要低。“这些疗效确切的国产靶向药,敢于正面跟进口药拼质量,所以在临床的运用于市场表现上都不差。”罗荣城指出。
第三方平台鼎臣咨询创始人史立臣同样向记者表示,进口原研药降价会对于国内的药企形成压力,一方面推动仿制药的竞争与淘汰,另一方面也倒逼国内药企加速研发与创新。
“长远来看,只有中国的药品实现了自主研发、实现质量上的提升,才能对进口药形成替代作用,最终倒逼进口药降价。”史立臣表示。
【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