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配图
■采访专家:江苏省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医师朱军
哥哥10年前得了食管癌,弟弟今年被查出食管癌;二哥和表哥10年内相继中招,去年他也被查出食管癌……临床上,出现多个“家族式”的食管癌,而且中招的大多为男性,难道食管癌成了“兄弟癌”?4月15日?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江苏省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医师朱军告诉记者,其实,食管癌并不是家族遗传性肿瘤,出现这种现象,可能和这些“兄弟姐妹”共同的“恶习”相关。
临床:兄弟俩都是“酒鬼”,相继患上食管癌
85岁的南京市民老王生活得很惬意,每天半斤酒,40年如一日,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么大年纪,还被食管癌纠缠上。
老王没有其他爱好,就是爱喝酒,把酒当“情人”,说到这,其实也是他们家人共同的爱好,包括他的父辈和他这一辈。“老王家的人,酒量都不错。”这是别人对他们家的总体印象。
10年前,他的哥哥被查出食管癌,因为就医比较晚,所以查出1年后就去世了,当时子女就劝老王,少喝点酒,以免步后尘。老王说,自己已经70多岁了,没有必要为了不确定的将来而断送自己的乐趣。于是,他每天继续喝酒,生活优哉游哉。前段时间,他吞咽出现了困难,一检查就是食管癌,因为年纪较大,而且由于肿瘤位置原因,不能选择手术,所以选择放疗。
“这样的例子还挺多。”朱军翻开病历,在现在的住院病人中就有两位病人,曾有两位或几位近亲相继患食管癌。
释疑:食管癌成了“兄弟癌”?
记者从江苏省疾控中心获悉,食管癌一直是南京地区的主流癌,仅次于肺癌、胃癌、肝癌。而在临床,也出现了“兄弟”“父子”病例,那么,难道食管癌真的成了“兄弟癌”?
对此,朱军说,这种说法有失偏颇,从肿瘤研究来说,目前明确的“家族遗传性”癌症只有乳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等。那么,为什么食管癌也有那么多“兄弟相继中招”?朱军说,食管癌的这种家族式发病,表现出“家族易感性”,这和他们共同的生活环境、相似的生活习惯,或者说是“恶习”相关,比如:都喜欢喝酒、都喜欢吃烫食、腌制食品等。在他的食管癌病人中,很多患者都有烟酒嗜好,喜欢吃辛辣、烫食等。
边喝酒边抽烟,最伤食道
专家指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是预防病症的最好方式。朱军建议,首先,日常饮食不宜过快,尽量少吃过烫过辣的刺激性食物。如火锅麻辣烫等食物,浓汤的温度可高达100℃,立马下咽容易烫伤口腔、舌部、食道以及胃黏膜,久而久之可诱发癌变,因此此类食物应尽量少吃。此外,平时吃饭也建议给饭菜“晾一晾”,白开水也待接近室温时再饮用为佳。
其次,不提倡饮酒和吸烟,酒精对于任何黏膜都是强烈的刺激,另外,饮酒的过程中抽烟还会将烟草中的致癌物从呼吸道带入食道,当酒精刺激黏膜导致充血时,烟草的致癌物质会更加剧对黏膜的刺激,诱发癌变。国外研究报道每天消耗30g以上的烟草同时饮用121g酒精时,其食管癌发生的相对危险性是不嗜烟酒者的155倍。
最后,饮食中应避免摄入含亚硝胺、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因此要少食或不食隔夜蔬菜、腐烂水果、发霉食物、市售咸鱼肉、腌菜熏制的腊肉以及各类炸烤食品。
附件
食管癌的5大生活习惯,你有没有?
1、爱吃烫食。 2、饮酒。 3、抽烟。
4、爱吃腌制品。 5、经常熬夜,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延伸新闻一
治疗肿瘤 中医or西医?
对于肿瘤,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有效方法能彻底根治。传统的手术、放化疗虽然效果较为明显,但产生的副作用让本以谈癌色变的患者更加恐惧。中药药效温和,但疗效缓慢,无法斩草除根,也不乏在患者心中产生质疑。江苏省中医院肿瘤科陈玉超主任中医师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指出,对抗肿瘤,既不能放弃西医的治疗,又不可低估中医药在肿瘤全程治疗中的作用,综合治疗方能发挥最大疗效。
许多患者错误地把中医中药当作“最后的救命稻草”,常常到了手术、化疗、放疗等各种西医疗法都无效,奄奄一息的时候才想到求助中医。其实中医药在肿瘤治疗的不同阶段,和西医配合治疗,都可以起到很好的疗效。“肿瘤就像一颗种子,而人的体质如同土壤。”陈主任将肿瘤与体质两者作了形象的比喻,继而解释说,一家人生活在一起,饮食、生活习惯都相同,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得肿瘤,这与个人体质有很大关系。西医治疗目的是把肿瘤这颗“种子”去掉,但体质“土壤”没有改变,以后还会有类似的种子产生,而中医注重土壤的调整,既能“扶正”,固本培元,扶助人体正气,又可“祛邪”,改变身体内环境,使得“土壤”不再适宜肿瘤生存。陈玉超主任说,既不能忽视它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也不能夸大它的治疗效果,偏信某些中医偏方能治愈肿瘤,应该将其视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加以充分利用。 孙茜 程晓
延伸新闻二
抗癌路上“好心情”是一剂良药
癌症,总让人不寒而栗。既然遇上了,逃避绝对不是正道。在“卢医生肺癌之家春季踏青行”活动中,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卢凯华教授告诉所有的患者,抗癌的路上,“好心情”也是一剂良药,在她的患者中,康复得较好、生存时间长的人,都是积极乐观的。
走出病房,走出家门,卢医生邀请她的病人共赏春色的美好,掬一抹春色,驱散过往的阴霾,养一朵心花,因为生命就是一场修行。卢凯华说,做肿瘤医生这么多年,见到好多绝症患者,有的人唉声叹气等待死亡,有的人乐观、坚韧、无私、不离不弃。她惊讶地发现,那些创造生命奇迹的人总是“乐观向上”的人。有一位30多岁的男性,发现肺癌的时候是早期,手术后一直康复得不错,可让家人和医生着急的是,这位年轻人总是把自己当病人,在单位“混混”,在家也是“小心翼翼”。“其实,这样没有必要,如果一场病让人失去了社会功能和家庭职能,那么,他的人生也不会有多精彩。这样的状态会让身体进入负性循环。”而与这位年轻人相反的是一位50多岁的女士,得了绝症后,努力生活,照顾着爱人,和朋友们到处旅游。虽然医生“判”她活不过3个月,如今,3年过去了,她依旧快乐地活着。
卢凯华教授说,每位抗癌明星笑对人生的生命感悟是他们的修行,在这场生命修行中,他们勇敢面对疾病,涅?重生,照样可以是家里的顶梁柱,单位的中流砥柱。 李花
【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