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15分钟生活圈来了!老小区居多的上海打造社区生活蓝图

核心提示:在半径约1公里、行程15分钟内,满足基本生活所需,这就是上海社区生活的蓝图。伴随着这一蓝图,“15分钟生活圈”概念应时而生。

图文无关

在半径约1公里、行程15分钟内,满足基本生活所需,这就是上海社区生活的蓝图。伴随着这一蓝图,“15分钟生活圈”概念应时而生。

上海市规划编审中心主任杨晰峰解释说:“15分钟社区生活圈,就是以步行15分钟作为社区生活的空间尺度,紧紧围绕社区居民的衣食住行来诠释新时期的生活方式,营造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便利、共享的空间品质。”

着力提升城市社区的宜居性和空间品质

为什么要提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概念?

杨晰峰表示,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上海也面临着城市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更新发展的新挑战。上海2035总体规划中率先提出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更好落实这一策略,上海市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局编制了《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并于2016年8月发布。

杨晰峰介绍,在《导则》的指引下,社区建设有了许多变化。在设施布局上,倡导不同人群的差异化步行可达。一方面,根据家与不同设施之间的步行可达需求,形成5分钟—10分钟—15分钟的设施布局圈层,并鼓励将幼儿园、菜场等老人和儿童使用率较高的设施优先布局在5分钟步行可达范围内。

另一方面,关注设施与设施之间的步行关联度,将使用关联度较紧密的设施邻近设置、集中布局,分别形成以儿童、老人以及上班族为核心使用人群的高关联度设施圈。设施使用上更加灵活丰富,鼓励各类设施进行合理的综合设置,充分整合可共享的功能空间,形成高效灵活的使用机制。

老旧小区也能增加公共空间

新建社区可以根据《导则》提前规划设计,但是老社区怎么办?

杨晰峰说,目前社区规划主要面对的就是已建成的存量社区,即老社区。《导则》结合实际需求、改造可行性等因素确定社区更新的目标和任务。

他举例说,上海的老小区存在道路狭窄、基础功能单一等问题。比如静安区彭浦镇场中路2000弄的一个老小区,改造前道路十分狭窄,有的地方停了一辆车后,连居民买菜的小推车都推不过去。“《导则》提出,居住社区内支路宽度宜为9至24米,人行道的宽度不宜小于3米。这个小区就根据标准对道路进行了拓宽,新规划了绿化带,增加70多个停车位,还利用废弃的非机动车车库顶部,修建了1000平方米的露天活动场所,老百姓很满意。”

老旧小区怎么增加公共空间?在杨晰峰看来,建筑物的转角、小区绿化多余的场地、城市拆违后剩下的空地,都可以被利用来放置公共设施。老小区居多的上海,同样可以在“螺蛳壳”里打造精彩的社区生活。

便民服务短板还有哪些?(延伸阅读)

一般来说,一个完善的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包含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等。根据一些城市执行的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标准,社区服务设施主要包括社区服务中心、综合服务部、存车处、居民停车场、敬老院(托老所)、残疾人托养所;商业服务设施包括综合食品商场、集贸市场、书店、中药店、综合便民店等。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很多社区的便民服务还存在不少短板。除了停车场、菜市场外,与居民生活关系密切、群众需要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文体活动中心、维修点、早餐店等还缺乏有效供给。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
责任编辑:陈洋洋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网友还在搜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