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人工智能专业 今年高考会成“香饽饽”吗?

核心提示:到2020年,也就是两年后,要基本完成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到2030年,高校要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

图文无关

重任被交给了高校。

4月10日,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于近日下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了三大类18项重点任务,引导高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提高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交流等能力。

时间表也已经给出。

到2020年,也就是两年后,要基本完成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到2030年,高校要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

这一行动计划,也被视作填平人工智能人才缺口的举措之一。

人才培养迈入批量化时代

4月8日,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班宣告成立,将于今年面向全国招生。

这是一个“小而精”的试验班,每年计划招生40人左右,高考招生选拔15人左右,校内新生选拔15人左右,少年班再选拔10人左右。

“人工智能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学科交叉性很强。我们希望通过试验班探索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规律。”该人工智能试验班项目主任孙宏滨教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对今年的高考生来说,高校的“人工智能班”和“人工智能学院”,或将成为他们填报志愿时的“新热门”。

毕竟,智能类学科正在快速崛起,这从教育部批准的新增备案本科专业名单中也可见一斑。2017年,有19所高校新增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王万森看来,我国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走过一条了艰难孕育、缓慢成长的发展道路。

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本科教育的开端,可以追溯到2003年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立。当时,其专业代号为080627S,S的意思是“试办”。2012年9月,在教育部公布的新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成为“特设”专业,放在计算机类专业之下。

其实,十年间每年新开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院校数都为个位数,基本上就在两三所院校左右。但在2016和2017年两年,一下子迎来了大幅增长。

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的起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王万森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种种原因,如今我国智能科技人才的培养落后于社会和产业需求。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
责任编辑:李书苗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网友还在搜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