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身独角兽行列的企业尚屈指可数,独角兽概念股却快要过剩了。记者打开交易软件,显示独角兽概念股共22家。
不少概念股都是从投资者互动平台开始亮相的。从雄安概念、区块链,到独角兽,每次有新的热点,上市公司、投资者、市场,几乎都是集体“打鸡血”,而最热闹的当属投资者互动平台。最近两天,就有超百名投资者提问,记者注意到,仅披露与小米合作的A股公司就有近20家。
梳理投资者的提问发现,问题主要涉及上市公司否参股独角兽,双方是否有合作,是否能成为某行业的独角兽,是否有潜质成为某行业的独角兽等。也有热心提议的投资者,或建议上市公司与独角兽合作,或建议重组独角兽,还有提醒上市公司督促参股的独角兽尽快申报IPO的。
有部分投资者对独角兽的概念并没有多少了解,得知持股公司无缘独角兽概念,但又怀抱公司能成为潜在“独角兽”的心愿,频频追问,记者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们焦虑的心情。譬如提问“某某公司,你是独角兽吗?你能成为独角兽吗?”也有投资者抱怨公司没有及时推动独角兽企业上市,“关键时刻为何不临门一脚呢?”
也有相对理智的互动交流,如要求公司说明向独角兽企业供货的具体情况,参股比例等细节问题。昨日就有科大讯飞直接回复,称对寒武纪、优必选、商汤科技的持股比例分别为1.98%、0.89%、0.35%。
当然,除了投资者“顺水推舟”,不排除一些上市公司“自导自演”,主动搭上概念股。
目前对于独角兽企业本身并没有确切的定义,最初是美国科技界将估值超过10亿美元未上市公司称为“独角兽 Unicorn”,取其稀有之意。独角兽概念过去几年也常被提及,算是创投圈的“行话”。按照流行的观点,独角兽企业诞生于消费互联网、金融服务、人工智能等新经济领域。
随着概念炒作的推动,对独角兽含义的引申也越来越多,“二线独角兽 ”、“央企独角兽”等各种说法横空出世,就连部分传统企业也开始标榜自己是某行业的独角兽。
概念炒作风潮由来已久,每一次炒作的发展路径亦基本相似:某概念引爆,上市公司主动披露涉及该热点,股价迅速获拉升,监管层监管问询、概念龙头遭特停,板块降温,市场再寻新龙头。
这次独角兽概念之所以火遍A股,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富士康IPO 36天过会、“支持优质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等系列政策利好的影响。未来独角兽企业回归料涉及A股制度创新、战略发展等。
但监管层显然不希望看到,科技独角兽们尚未回归,一批概念股就已炒上天。
最新动向显示,监管部门已经出手,而且效果立竿见影。3月12日晚间,独角兽概念龙头麦达数字、天华超净遭遇“特停”。两家公司均提示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风险。深交所同日披露,3月8日已向创业黑马发出监管函,要求该公司公告参股独角兽企业名称、估值、参股比例等。昨日,独角兽概念股整体降温明显,佳都科技直接跌停,合肥城建大跌近8%。不过,参股“独角兽”公司的汉鼎宇佑仍以涨停收盘。
【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