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推想性新闻”是个啥?揭新报道模式“庐山真面目”

核心提示:没有了公信力的制约,也没有了道德准则的约束,无形中大大降低了被定性为“错误报道”的风险,更多了些投机取巧的性质,也为监督管理增加了难度。

煮酒话媒

“推想性新闻”?咋没听说过!看到这个题目,您肯定会产生这个疑问。作为近期在美国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报道模式,其对外界的作用力可不容低估。那“推想性新闻”到底是个啥,就让小梅带你来认识一下它的庐山真面目吧。

什么是“推想性新闻”

它是一种对未来的假设猜想,无关真实,似也无对错可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因此,为博取眼球,获得更高的关注度,一些媒体便投其所好,利用各类传播平台对人们渴望了解的事进行预测和推想,推想性新闻应运而生。

这种对未来的假设推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分析评论,也不同于对既定新闻事实的报道,发声者可以不必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负责。没有了公信力的制约,也没有了道德准则的约束,无形中大大降低了被定性为“错误报道”的风险,更多了些投机取巧的性质,也为监督管理增加了难度。

它多以疑问式语体形式呈现,看似不知真相,实则暗含导向。“特朗普会倒台吗?”“下周股市会不会大跌?”“共和党人2018年的目标:两党合作,这会一直持续吗?”从根本上来说,对这种“问号式”新闻,编辑通常并不知道问题的真正答案,或者虽然知道答案,也要通过模糊信息来推卸或弱化自己可能需要承担的责任。尤其是一些悬疑式标题,通常都是编辑明知答案,故意隐藏主要信息,故意制造悬念,并以此引诱读者上钩。这样的新闻,看似是对未来的一种预测,实际暗含导向,更易误导读者走向反方向的认识误区。

既然它只是对未来的一种猜测、推想,既然它没什么真实性可言,那为什么还能备受媒体青睐和读者关注呢?读者的好奇心、媒体的趋利心,加之很容易规避责任的治理“盲区”,都为其提供了快速生发的土壤。

在中国,也有“推想性新闻”散播负能量

近日,《文汇报》曾刊登过一篇文章《写新闻需要推想吗?》,对美国出现的推想新闻的现状做了初步分析。那么,在中国,这种推想性新闻是否也存在?回答是肯定的,网络媒体尤甚。以我国某著名的以网络问答为特色的网站为例,其中的大量信息都带有推想的性质,虽然这并不属通常意义上的新闻报道,但其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却不可小觑。

比如,“东北经济是否还有救?”,在这个引发了数万用户关注和评论的话题中,出现了很多反映东北社会矛盾和秩序混乱的视频链接,其中不乏诸多“黑”东北的帖子。一个看似探讨性的话题,带来的却是网民对东北经济失之偏颇的悲观失望、怨声载道。

“2018年房价会涨吗?”“房价是不是已经透支了未来几十年中国人的购买力”等,都是直接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住房话题,每一条都引发数万网友评论。其中,除个别文章会结合政策形势进行客观分析,其他多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观点偏激的误读,看“涨”声一片,对共有产权房政策也出现了诸多质疑之声。

“为什么《芳华》中的刘峰那么惨?奉献性人格是否更容易被社会淘汰?”,就电影《芳华》中“乐于奉献”的刘峰看似悲惨的命运,发出“好人真的有好报吗”的质疑!其中,有的回应只是针对剧情进行解读,还算客观中肯,而有的则将讨论的范畴扩大到“利己”和“利他”的边界问题上,得出“社会原本就是这样的”以偏概全的谬论。

另外,像“在不久的将来会不会有一种病毒把人类赶到原始社会或者消失???”“中国将来会不会发生南北战争?像当年的美国一样?”“无人超市已出现,无人政府会不会在将来也实现”“现在所谓的迷信会不会在将来的某一天成为科学的座上宾?”“中国男女比例失衡会不会将来通过主动战争的方式来消耗过剩的男性?”“不久的将来会不会出现权贵和富人阶层吃有机食品,平民阶层只能吃转基因食品,不吃转基因食品就会饿死的情况?”等等,或是耸人听闻的妄言乱语,或是唯恐天下不乱的无稽之谈,都堂而皇之登上网络平台,并引来议论热潮,甚至大量附和之声。

多措并举 为科学“推想”铺路架桥

既然“推想性新闻”非真实,亦不算虚假,那还能不能管?要不要管?听之任之当然不行,不仅要管,还要细抓、严管。因为它不仅容易误导社会舆论,更严重影响舆论生态,对此,各方都应担负起应尽的责任。

媒体责任??当好净化器、稳定器。新闻是以事实为依据,以真实为准绳的,它的价值就在于告诉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捕风捉影甚至无中生有的所谓推想性消息充斥媒体网站,让人在疑窦丛生中失去准确的价值判断。此时,尤需媒体牢记社会责任,多做新闻舆论的净化器、稳定器,而不是模糊信息的助推器、扩散器。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以实际行动捍卫新闻真实,才是对敬业、诚信的最有力诠释。

管理责任??扎牢制度的笼子。再好的汽车也要有刹车,特别是在互联网信息时代,更应扎紧制度的笼子,对那些不敢明目张胆说谎造谣,却打擦边球、游走在谎言边缘的推想类信息、悬疑性新闻进行坚决的打击遏制,让不良信息及时“刹车”。

应根据网络媒介自身特点,借鉴国际上成熟媒体自律经验与行业管理准则,及时研究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网络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与操作规程;尽快建立严格的审稿制度与信息更正制度,对新闻传播主体,尤其是近年来新出现的各类传播主体实施有效的监管,在网络新闻传播活动中把好关;在改善网络新闻传播的宏观环境方面,国家和政府必须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为网络新闻的有序操作提供规范化管理平台;对蓄意制造所谓推想性新闻并引起混乱或欺瞒读者的媒体和相关人员,应依法依规严厉惩处,并通过多种传播渠道定期将治理结果公之于众,以儆效尤。

受众责任??提升媒介素养。提升受众对信息的判断和理解能力。只有不断加强对网络新闻传播规律的认识,切实提高辨识信息的能力、正确传输信息的意识、深入理解信息的水平,才能让我们在纷繁芜杂的网络环境中时刻保持清醒,让网络生态不断得到净化和升华。

对未来并非不允许去预测、展望。在这方面,小梅觉得,美国538网站的运营模式就有一定借鉴价值。它在“美国大选必看的网站”排名中高居榜首,其所提供的数据和图表被世界各大媒体转引,人民网、新浪网、凤凰网等我国网络媒体都引用过538网站提供的数据。

其生产流程主要包括以下3个环节:首先是大量基础性数据的收集,主要来源是各种不同规模的民意调查机构;其次是对基础性数据进行分析和筛选;最后一个环节是生动呈现数据,将经过复杂和缜密的算法得出的结果以可视化的图表配以文字报道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用播客等全媒体报道手段进行实时分析和解读。

当然,仅靠数据的搜集、分析、呈现还是远远不够的,“人”的功能和作用对于一篇好的“推想性新闻”仍至关重要。

严谨之“推”+合理之“想”,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真正的“推想”。(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煮酒话媒工作室 陈利云)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
责任编辑:李书苗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网友还在搜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