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祥
要说老北京人没出过城的大有人在,没有逛过庙会的却不多。“庙会”一词,《汉语大词典》释义为:“设在寺庙内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昔年,北京的春节风俗,无不言及厂甸、雍和宫、东岳庙、大钟寺、白云观、五显财神庙、正阳门关帝庙等庙会。
与正月底祈祷法会相联系
当年京城的庙会以白云观、大钟寺、东岳庙等最为著名。游人“烧香,纵情宴玩”,尤其是正月初一,京城百姓涌向各个寺庙上香,无论佛教寺院,还是道教宫观,人头攒动、香烟缭绕,以在一元初始之际许下心愿、讨个吉利。老北京另外的庙会中心以妙峰山最为有名,据光绪年间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载:“(妙峰山)每届四月,自初一开庙半月,香火极盛。”朝山之时,“人烟辐辏,车马喧阗。夜间灯火之繁,灿如列宿。以各路之人计之,共约十万。以金钱计之,亦约有数十万。香火之盛,实可甲于天下。”此景在民国时期依旧持续。敬香、祭祀已成为北京民俗生活中的一部分。
昔年,因为雍和宫是皇家寺院,每年都要在正月底举行大愿祈祷法会,并跳金刚驱魔法舞,所以,雍和宫的庙会是和每年的金刚驱魔法舞(俗称“打鬼”)联系在一起的。
观者呼拥 热闹非凡
在清末和民国年间,雍和宫内及门前设有集市。每至跳金刚驱魔法舞前,雍和宫牌楼院和昭泰门院热闹非凡,其中昭泰门院东西两侧有几个大门与位于左右两侧的东书院和大西仓、小西仓、板子门等院落相通,这也就自然而然成了庙会的通道。
在雍和宫庙会上,由于礼佛之需,最早只卖些香烛等供佛用品和食品。久而久之,挑担叫卖者越来越多,卖大糖葫芦、风车和京味儿小吃的比比皆是。红艳艳的长串的糖葫芦透着喜庆,而炸灌肠和艾窝窝等小吃最受欢迎。民间艺人也来此设场,五颜六色的剪纸,吸引不少姑娘来争相挑选喜爱的图案。叫卖声此起彼伏,吃、穿、用、玩无所不包。对于孩子来说,最爱看的要数拉洋片,孩子们透过小玻璃镜,看里边精彩、变幻莫测的画面,主人边说唱边敲打锣鼓,好不热闹。还有抖空竹,那声音传得较远,观者呼拥于此,围观喝彩。红墙、黄瓦、古槐、逛庙会的人们,形成雍和宫庙会独特一景。
官署帐幕搭满昭泰门内外
在清代,雍和宫昭泰门外是庙会,里面则是金刚驱魔法舞的坛场。这坛场设在雍和门外(后曾一度移至昭泰门外),石阶之上搭有红栏杆看台,上置金漆桌椅。官署的蓝布帐幕搭满了雍和宫昭泰门内外。众高僧及身着礼服、项挂朝珠的官员人等依序入座,两侧有乐队侍立。 当时,这种大型的宗教乐舞,北京和内外蒙古等蒙藏佛教寺院都在例演,只是日期不同,故昔年京城流传着“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在打鬼”的说法。当时,法舞共跳三日,第一日为“排练”,第二日为正式跳法舞日,第三日为“绕寺”。因为“排练”和“绕寺”的时间太早,故很少有人观看,只有第二日,雍和宫内外人山人海。正如清《燕京岁时记》载:“打鬼本西域佛法,并非怪异,即古者九门观傩之遗风,亦所以根除不祥也。每至打鬼,各喇嘛僧等扮演诸天神将以驱逐邪魔,都人观者甚众,有万家空巷之风。”
京城17处庙会之一
在20世纪初期美国人西德尼·D·甘博先生所著的《北京的社会调查》一书中,讲到雍和宫的法舞:“雍和宫又称喇嘛庙,在北京二十多个喇嘛庙中首屈一指。那里上百的喇嘛和寺僧,转经轮和奇特的形象总是给外来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雍和宫是人们与藏传佛教的唯一联系……庙里每天都要举行仪式,唱经、奠酒、撒米和反复祈祷,都非常有趣。不过,每年阴历一月三十日举行的‘打鬼’或‘驱鬼’仪式最为奇特,令人叹为观止。地位崇高的喇嘛为此专程来到北京,人们穿上华丽的古代装束,戴着奇异怪诞的面具,跳着奇特的舞蹈,而其他喇嘛则挥动着噼啪作响的鞭子驱退拥挤的观众,把一年来侵入庙中的所有鬼怪赶出去。”自嘉庆年以后,只有皇宫中正殿、雍和宫、黄寺、黑寺等寺院举行这一仪式了。
据1931年的调查,春节期间北京开放的庙会共17处,其中即包括雍和宫。而每月初九、初十两日的庙会首推隆福寺庙会和护国寺庙会规模最大,可并列为京城东西两大庙会。立祥/作
【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