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与晚报结下一生的深厚情缘

核心提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成为媒体记者并有所成就,赵先生说,回想自己的职业生涯,《北京晚报》给他带来太多改变。

“晚报一甲子,请您讲故事”。纪念《北京晚报》创刊60周年线索征集活动的开展,使很多老读者回忆起他们与晚报的情缘。读者们纷纷打来电话,不只是他们的故事,电话那端传来的喜悦和深情也深深地感染着本报的每一位记者。老读者们说,这张报纸深藏于记忆中,有些人的人生轨迹甚至因她而改变。

结缘晚报

成就了自己的记者梦

赵新义先生今年64岁了,自打上大学的时候,就有了给《北京晚报》投稿的经历,稿件见报后的兴奋劲儿他一直记得。参加工作后,赵先生给本报投稿的机会更多了,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他给本报投稿上百篇。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成为媒体记者并有所成就,赵先生说,回想自己的职业生涯,《北京晚报》给他带来太多改变。

1980年,赵新义就读于清华大学,著名指挥家李德伦到校举办一次交响乐欣赏的讲座,赵新义和同学们都特别感兴趣。讲座听了一半,老师来到赵新义身边,跟他说,看能不能写一篇新闻稿,内容就是这次讲座。“我平时书报看得比较多,可写新闻稿件还是头一次。”

很快,百余字的稿件交到了老师手上。当年4月15日,赵新义的稿件就刊发在《北京晚报》第4版,题目为《怎样听交响乐 清华请李德伦办讲座》。如今,翻开剪报本上的这一页时,看着豆腐块大小的文章,摸着泛黄的纸,赵新义仍能感受到当年的那股兴奋劲儿。

毕业以后,赵新义被分配到了北京制药厂。1981年,在车间当技术员的赵新义,时时关注着《北京晚报》,也仍然想着要再投稿。那一年,北京出了件挺轰动的事,一个大学生到新华书店盗书并致人伤亡。赵新义对这件事感触很深,他写下一篇800多字的评论文章,准备给晚报投稿。“我不知道该怎么投,当年在学校投稿是老师帮着弄的。”赵新义把稿件塞进信封,骑上自行车,从芳草地直奔报社,很快,他的稿子在当年8月9日刊发。“我还记得这篇稿子的稿费是8元钱,报社能认可我,深受鼓舞。”

1985年,赵新义参加了《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组织的通讯员培训班。通过3个月的学习,赵新义拿到了一个红皮的通讯员证,日后再投稿,除了名字,前头还署着通讯员三个字,赵新义说他觉得自己和报纸更亲了。

在厂里这些年,赵新义不再满足于稿件见报的数量,更要求质量。1986年4月25日,《北京首选降压零号走向全国》在晚报上发表。赵新义说,别看文章不长,但为了这篇稿子,他做了深入调研,从制药厂到医院都走遍了。“因为这篇稿子,当时市委宣传部领导打来电话,表扬我选题抓得好,还来进行调研,我们那会特别激动。”

1993年以后,赵新义被调到中国记者协会国内部业务交流处工作。但他更想到采访一线工作,后来他成为《人民政协报》的记者。“‘统战政协理论’又是另一个领域了,好在我有多年与晚报结缘攒下的功底,完全可以承受挑战。”

“我因为喜爱《北京晚报》,也因此更加关注北京,关心北京政协的各类提案。”在记者生涯中,赵新义的《委员提案 北京市出台扫雪铲冰6号令》、《北京告别沉重的粪桶》,获得政协好新闻奖和中国新闻奖。“回忆起来,我对《北京晚报》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爱戴,对给晚报当通讯员的日子也更加怀念、珍惜。”

赵新义说,“晚报创刊一甲子之际,我把晚报比作一棵树。从它破土之时起,就注定植根于一个民族、一方地域、一种文化,在古都北京这片沃土中,滋养沁润、根深叶茂。根,是一个作者的文化积淀、它深深埋藏在心底不蜕变,一旦有了根,随之而来的诗文之物自然显现。一篇文章,代表作者对主题事物的解读与感悟,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的一次寻根历程。”

结缘晚报

她走进博物馆“大门”

今年61岁的荣秀霞阿姨至今还保持着剪报的习惯,对《北京晚报》上刊发的与博物馆有关的消息都精心珍藏,并与微信群友们分享。荣秀霞一家人走遍了北京的各种博物馆,对她来说,晚报就好比通往博物馆的大门。

好大的一张报纸啊!这是儿时的荣秀霞对《北京晚报》的最初印象,每天看着爷爷“唰啦唰啦”地翻着报纸,那时的她不会想到,跟爷爷相比,这张报纸将来对自己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

“我当年看过一本书,名字叫《祖国》,里面有对编钟的介绍,我很感兴趣。”荣秀霞说,1986年的春节,她和丈夫去了大钟寺参观。以前去博物馆都是走马观花,从那次开始,荣秀霞被文物背后的历史和知识深深地吸引了。

那是个没有网络的年代,哪座博物馆即将举办新展览,展些什么,这些消息的最好来源就是《北京晚报》。从那时候起,荣秀霞不但要看晚报上介绍的博物馆展览,还精心做了剪报。

1987年,荣秀霞参加了市教育局、文物局等多个部门组织的博物馆知识竞赛,历时8个月,题目中有三分之二的问题,不到博物馆亲眼去看看,是根本得不到答案的。该去哪些博物馆查资料,她胸有成竹,翻看剪报本,《北京晚报》上早有线索。有道题目荣秀霞印象特深,问朱德老总的手枪真迹在哪个博物馆展出?荣秀霞一查,军博、国博都有展出,到实地去问,最终得知军博展出的那支手枪是真迹。

荣秀霞一家人去博物馆有个特点,当时她住在城里,一些博物馆离得比较远,比如昌平十三陵、房山周口店,但甭管多远,全家人去博物馆全靠一辆三轮车。“我跟我爱人还有孩子,轮流蹬车。”参加知识竞赛的8个月里,每逢周日(当时还没实行双休日),一家人就蹬着三轮去看展览。在很多博物馆门前,她的这辆三轮车甚至成了焦点。“坐着大巴车的外国游客还给我们一家人拍照,当时我还奇怪呢。”功夫不负有心人,荣秀霞最终在博物馆知识竞赛中拔得头筹。如今,荣秀霞一家人看展蹬的那辆三轮车,已经送到了首都博物馆进行展览。

在荣秀霞收藏的“宝贝”里,有40个本子、60个信封。40个本子都是《北京晚报》刊发的博物馆消息的剪报,她一直珍藏着,后来精力有限,她做剪报有困难了,就用信封把剪报收藏起来。这些“宝贝”记录了一家人太多的珍贵回忆。

上了年纪后,荣秀霞仍保持着剪报的习惯,她会把晚报上感兴趣的消息分享给微信群里的群友。老街坊们有的人年岁大了,想去博物馆转转不方便,荣秀霞就把相关消息念给他们听,给他们描述博物馆里的场景和实物,比讲解员还生动。“靠一张报纸我走遍了北京的博物馆,也把快乐分享给别人。”

结缘晚报

老人忆起志学之年

“以前的晚报啊2分钱一份!”79岁的朱维岭老爷子是本报的老读者了,每每拿起这份报纸,耳边还会回响起叫卖晚报的吆喝声,那声音稚嫩,却有着十足的冲劲儿,一张报纸仿若一台时光机一样,把老爷子带回了志学之年。

1958年,朱维岭在北京十一中上初中,校门口就是郎家胡同。那时候教育部门要求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里组织了各类的活动,有学木工的、有学裁缝的,朱维岭则相中了卖《北京晚报》的项目,这算作勤工俭学的门类。

每天放了学,报纸配送到了学校传达室,朱维岭在传达室点上二十多份报纸,抱着出了门,“当时的晚报4个版,这一摞也挺沉呢。”从郎家胡同拐了弯奔宝钞胡同,出了口就是鼓楼东大街。现今的鼓楼东大街已经淹没在南锣鼓巷、什刹海商圈里了,当时的鼓楼东大街虽不像现在这般花哨,却也是热闹之地,小商铺挺多,人来人往,下班的时候,7路公交车一过,又带来不少“客流”。朱维岭卖报最钟爱这条街。几声吆喝,周遭的人就都来了,“孩子,来份晚报!”还没走到交道口,朱维岭手里的报纸就卖光了。

与晚报有这么一段渊源,朱维岭老爷子说,他对这张报纸更有着一份亲近感。随着时代的变迁,这座城市里的报纸越来越多了,但《北京晚报》一直是他所钟爱的,他说报纸看了很多,《北京晚报》对他来说不只是一张写满新闻的纸,更渗透着老北京的文化底蕴。“五色土一直办到现在,越来越有滋味,太难能可贵。”如今老人最喜欢的版面是《墨缘》,老人说因为自己以前的工作与舞台、美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自己也对书画有着很深的喜爱。通过《墨缘》他看到了更多名家的作品,了解了背后的知识,觉得这个栏目特别亲切。

朱维岭老爷子说,在晚报一甲子之际,看到老读者们纷纷与报纸分享记忆与喜悦,自己也迫不及待地参与进来,希望把老读者的故事,说给每个人。

本报记者 景一鸣

集报小伙捡漏记

2016年8月20日,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日子。但是,对于喜欢集报的小伙朱凯超来说,这一天并不平常,他意外得到了一份珍贵的老报纸。

当天4点多,在北京打工的朱凯超就起床赶往潘家园。在一堆老报纸面前,朱凯超停下脚步,习惯性地翻找自己喜欢的报纸。猛然间,一张《北京晚报》的创刊号让他眼前一亮。惊喜之下,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仔细一瞧,的确是真的。朱凯超努力抑制着心中的惊喜,问摊主这一堆老报纸多少钱,摊主说要300元,他说这一堆破报纸就给100元吧!没想到摊主连看也没看说“拿走吧”,朱凯超赶紧把一堆报纸装进了自己的布袋。

抑制不住激动的心跳,朱凯超立即向同在潘家园的两位报友报喜。三个人找了一个僻静处打开了那堆报纸,在一大堆《文汇报》中,小心翼翼地找出了那张1958年3月15日出版的《北京晚报》创刊号。朱凯超高兴坏了,立即让报友拍照留念。

撰文王纪民/

24小时征集电话:85202188、85202199。

电子邮箱:wanbaorexian@vip.sina.com。

来稿请寄: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0号北京晚报社区新闻部收

微信微博:您还可以通过北京晚报微信公众号以及北京晚报官方微博与我们随时互动沟通。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
责任编辑:黑洁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网友还在搜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