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博览>正文

小年缘何北方二十三南方二十四?汉朝时就已经乱了

2017-01-21 09:32 | 光明日报 | 手机看国搜 | 打印 | 收藏 |评论 | 扫描到手机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小年”与“祭灶”息息相关,早在《论语·八佾》中就有“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的说法。《汉书·五行志》中说:“灶者,生养之本。”它与饮食息息相关,关系民生,故列入官方“五祀”之中。

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适逢年终岁尾,短短十几天里,就有腊八、尾牙、小年、春节等传统节日。今年的大寒节气正好赶上小年。小年又称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等。在不同地区,过小年的日期也不尽相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主要是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而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地区则要更多一些,有的地方还在农历六月过小年。

“小年”与“祭灶”息息相关,早在《论语·八佾》中就有“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的说法。《汉书·五行志》中说:“灶者,生养之本。”它与饮食息息相关,关系民生,故列入官方“五祀”之中。

灶离不开火,所以它的主神是火神祝融,先秦时期都是夏日祭灶,取其热度相近,且夏历六月代表祝融的大火星亮度最佳。到了西汉,祭灶仍在夏天,直到今天,山东部分地区仍认农历六月初一为“小年”,即此风余脉。彝族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其实就是小年,亦祭火神,并祭田神等。

南方六月过“小年”有相当的合理性,因为自古这里粮食两熟,二三月播豆类和荞麦,六月正好成熟,相当于北方“一年”,所以逢半过年,即“一年打两春”。此外,南方还有一些地方阴历十月过“小年”,那是用楚历,楚以十月为岁首。

东汉时,祭灶改到腊月,因“祭灶”一度被皇家冷落,只在民间流传,当时传说灶神在每月最后一天上天,但究竟是哪一天,并无定规,为不耽误农时,东汉时官方将其归入“百祀”,安排在冬季农闲时进行。但此时“小年”规矩淆乱,有的地方认腊月八日,有的地方认腊月九日,有的地方认腊月二十四日。到了唐代,腊月二十四日的说法才渐渐固定下来。

宋代为彰显“正统”,官方一度将“祭灶”又改到立夏。元代因之,但始终未得到民间响应。到了明代,立夏、岁暮各“祭灶”一次。到了清代,顺治八年(1651年)之前还是因袭明制,此后嫌麻烦,统统改成腊月二十三了。

如今,南北方过小年的不同时间,正反映了小年节俗在历史上的演变。无论过小年时间如何不同,人们盼望美好生活的愿望是不分古今、不分南北的。

相关阅读:过年都有啥年俗?这些年俗老有讲究了

20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

据新华文化报报道,进入大寒节气,我省的天气也特别“应景”,出现了降雪降温。具体来看,20日夜间到21日白天,长春、四平、辽源、吉林、通化、白山、延边地区西部有小雪。21日夜间到22日白天,长春、四平、辽源、吉林、通化、白山、延边地区西部、长白山保护区有小雪。22日夜间到23日白天,全省多云转晴。

气温方面,21日白天,我省气温最高的城市是延吉市,为-7℃,其他城市-13℃~-8℃;22日白天,我省大部分城市的最高气温为-15℃~-11℃。

小年到了除夕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年味是越来越浓了。“百节年为首”。20日,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民俗专家施立学老师为我们介绍一下东北年俗。

腊月廿三 祭灶官

“腊月廿三,农历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要送灶神上天。”施立学说,民俗中,小年之夜,家家户户要送灶王爷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这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为了核对灶王爷所说是否属实,要在腊月廿五来到人间核实,有罪者减寿,行善者增寿。灶王爷一去一回要7天的时间,所以腊月廿三送走,除夕夜要接灶王爷回人间过年。

腊月廿四 扫房子

是北方民俗的“扫尘日”。施立学说,这是除旧迎新、时空净化仪式。城乡农户将衣服、被褥、锅头灶脑,犄角旮旯打扫一新。也有一说是二十四,写大字,即写春联。

腊月廿五 做豆腐

做豆腐。豆腐,谐音兜福,除用做膳食,亦讨纳福迎祥的口彩。老例有做豆腐、买豆腐、炸豆腐的说法,炸好的豆腐可以一直储存到过年再吃。过年吃豆腐只是要为新的一年取个“斗福”的好彩头,期望福气能成斗成斗的来。做好或买来的鲜豆腐不好储存,又不想都做成冻豆腐,所以就采取炸的方法保存,也让过年的餐桌上多一种吃食。

腊月廿六 烀冻肉

在民俗中,要做的是烀冻肉。施立学说,在东北,腊七腊八就已将“年猪”宰杀完毕。人们会从河、湖中凿出冰,在自家院内将年猪分割储存,一层冰、一层雪、一层肉。在腊月廿六这天,人们会把冻肉取出来烀熟。东北人过年必不可少的杀猪菜就是以冻猪肉为主要原料,加上酸菜和血肠一起炖,除夕晚上一家人吃着喷香又解馋。

腊月廿七 赶年集

赶年集。这一天,家家户户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集中采购。与平日以购缺卖余为主要目的的赶集相比,腊月廿七赶集主要是买卖年节物品,例如:鞭炮、春联、神马、香烛、烧纸、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玩具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等。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红火热闹。

腊月廿八 把面发

“腊月廿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根据民间风俗传统,这天要发面、蒸馒头,各家各户都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了。同时,这也是因为旧俗认为初一到初五期间不能动火蒸馒头,因为“蒸”,“炒”谐音听起来像争争吵吵。关于腊月二十八,民间还有一种习俗,就是“腊月二十八洗邋遢”。传统民俗中在这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

腊月廿九 鞔香斗

鞔(mán)香斗。斗是过去称粮食用的。施立学说,鞔香斗是指将大斗装上粮食抹平,以备插香。还有一说“贴倒有”,表示“有”到了或福到了。

除夕 守一宿

三十晚上守一宿。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岁除等。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辞旧迎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节日。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等习俗,流传至今。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相关搜索:
我要评论已有条评论,共人参与

最热评论

刷新

    更多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