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搜
报刊
“千儿半医”:代表委员为“儿科医生荒”开了哪些“药方”
缩小 放大

核心提示:千名儿童仅0.53名儿科医生,全面两孩时代来临儿科医生需求迫切……去年以来,广州、上海、南京等地还先后曝出医院儿科停诊限诊的消息。两会上,各地代表、委员纷纷为解决这一难题进言献策。

网络配图

“加快培养全科医生、儿科医生”。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一表述,回应了社会上关注的“儿科医生荒”问题。

千名儿童仅0.53名儿科医生,全面两孩时代来临儿科医生需求迫切……去年以来,儿科医生紧张、人才缺乏、儿童看病难等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广州、上海、南京等地还先后曝出医院儿科停诊限诊的消息。

一些人大代表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认为,国家中长期的政策导向已经很明确,相信在未来儿科医生将不再是个问题,但当前儿科医生的一些“着急事”仍需尽快解决。

儿科遭遇近30年来最大压力

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医科大学原校长瞿佳为培养更多儿科医生“奔与呼”了十多年。如今,他等来了希望。3月5日,看到“加快培养全科医生、儿科医生”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时,他异常惊喜,掏出笔在这句话下面画了一条线。

就在11天前,国家卫计委宣布,为应对儿科医疗资源紧缺,今年将有8所高校恢复开设儿科学专业,瞿佳所在的学校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听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读到这句话,他心里的石头落地了。

瞿佳所在的学校,从1978年开始为社会输送儿科本科毕业生,直到2002年停招。他回忆,当时之所以取消,在于国际临床医学专科设置规定,“不能将大人和小孩分开”。

1998年,专业设置再次调整,儿科专业从我国医学院本科专业目录中剔除,这让儿科“降格”为临床医学专业中的一门课程。此后,儿科变得更加弱势。瞿佳说:“甚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都取消了儿科目录,影响了学科发展。”相应地,学儿科的人少了,儿科医生也越来越稀缺。

全国政协委员、传染病专家李兰娟院士告诉记者,二孩政策放开后,我国现行的产科、儿科、妇幼保健等服务体系将会面临近30年来最为迫切和强大的压力和冲击。

她给出一组“越来越多”的数据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一是高危产妇越来越多。李兰娟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由于高龄产妇和危重孕产妇的增加,早产儿将明显增多,围产儿出生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将给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等带来巨大压力,原本已超负荷运转的专业机构更是捉襟见肘。

二是新生儿出现出生缺陷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多。李兰娟说,高龄孕产妇发生围产儿出生缺陷的风险将明显增加,以唐氏综合征为例,产妇年龄每增加5岁,发生率会以近几何级数上升,45岁以上可达1/40。她说,这些让原本已捉襟见肘的儿童医疗“雪上加霜”。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妇联副主席、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郑珊提到,根据儿科的规律,无论大病小病,孩子比成人的求医频率普遍要高出1至2倍,而高龄妇女的二孩健康问题会更加复杂,2013年儿科门诊人次近2亿。

从目前儿童病床使用率和儿科医师负担情况来看,儿童医院的负荷在各类专科医院中最为沉重,儿科医护队伍极度稀缺,医患配比严重不足的矛盾愈发凸显,不同形式的儿科限诊,致使病儿平均候诊时间长达4至6小时以上。

网络配图

儿科医生“荒”在哪?

——服务需求与服务能力严重不对称

“近年来,随着医改的不断推进,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状况正逐步得到缓解,但儿童看病难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卫计委主任李利表示,“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14岁以下儿童有2.2亿,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85后’这一代独生子女进入生育旺盛期,我国儿童卫生事业发展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压力。”

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25860家医院中儿童医院只占99家,所有医院的儿科床位加起来才277679张,只占床位总数的5.6%。同时,2014年底,全国儿科执业(助理)医师约为11.8万人,仅占全国执业(助理)医师的3.9%

“这也就是说,我们只用5.6%的病床解决占总人口18%的儿童们的住院问题,一床难求自然也就在所难免。”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儿童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胡梅英说,近年来,儿科资源紧张、人才缺乏问题突出,儿童专科医院人满为患。儿科医疗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当前儿科医学的现状已严重不对称,薄弱的医疗力量将难以保障我国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儿童的健康服务。

——“工作量大、风险高、收入少”造成儿科医生后备力量不足

由于儿科疾病特征及部分家长为了自己上班不请假,许多儿科病人就诊时间就放在了节假日、周末及夜间。

“儿科医师超负荷工作、延时工作状况比比皆是。”连续几年关注儿科医生的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副院长李秋表示,近期统计我国每个儿科医师接诊人次是其他医生2.4倍。另外,放射、超声麻醉等儿科的专业技术人员及儿科专科护士也存在大的缺口。

李利介绍,我国高等教育从1998年开始改革,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中取消儿科系招生,采用宽口径培养临床医生后,愿意从事儿科的人越来越少;同时,由于儿科工作量大,风险高,收入少,近年来,各地儿科医师流失现象也很严重。

胡梅英说,和成人相比,与患儿及家属沟通、让患儿配合检查治疗更耗时费力,单位时间内治疗患者人次更少。“以心脏超声检查为例,成人躺下即可检查,一台设备8个小时可为60多个人完成检查,但小儿不配合需要镇静睡着后才能检测,每天最多30多个。”

一方面是更加繁重的工作量,但另一方面从单个患者的住院费用来看,儿童诊疗带给医院的收益又远低于成人。江西省一设区市综合医院儿科负责人告诉记者,医院成人患者人均住院费用9000余元,而儿科患者人均住院费用仅为3000余元。

——稳定现有儿科医生队伍以解近“渴”

几位受访的代表同时指出,随着“两孩时代”的到来,原本紧张的儿科医疗资源将更难满足需求,建议国家从加大对儿童医院建设投入、加强儿科医师培养、提高儿科医务人员待遇等方面着手,破解儿科医生“荒”。

由于儿科运营成本高,收益低,无法自行解决医院改扩建及大型医疗设备购置所需的经费,也难以吸引社会资本投资。胡梅英建议,政府加大儿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对儿童专科医院的基本建设投入。

“38所高水平的医学院校增加研究生儿科专业招生数量,力争到2020年达到在校生1万人;将儿科学专业化教育前移,力争到2020年每省(区、市)至少有1所高校举办儿科学本科层次专业教育。”李利认为,卫生计生部门也应加大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生规模,实施儿科医师转岗培训,进一步拓宽儿科医师培养渠道。

“一般而言,培养一名合格的儿科医师需要十年左右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当前最紧要还是稳定现有的儿科医师队伍,防止人员继续流失。”胡梅英说。

“政策层面上增加儿科医师的职称、晋升、收入的支持力度。”李秋表示,从儿科专科设置等学科发展方面增加投入,引导其他医学专业的人员转行成为儿科医师;增加儿童专科医院的数量或扩大儿童专科医院规模。要保障儿科医生的合理待遇,充分调动儿科医生从事儿科工作的积极性,缓解目前儿科医生转行转岗较多的问题。

代表委员为“儿科医生荒”开“药方”

2016年全国“两会”尚在进行中,代表、委员们带来的议案、提案、建议中,受到广泛关注的话题之一当属“儿科医生荒”,各地代表、委员纷纷为解决这一难题进言献策。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加快培养全科医生、儿科医生。

>>教育部明确要求:38所高水平医学院校增加研究生儿科专业招生数量,力争到2020年在校生达到1万人。

>>北京卫计委主任方来英:为解决“儿科医生荒”难题,市政府各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关于解决儿科医生紧缺的工作方案,涉及基层建设、儿医待遇、技术发展前景、教育体系培养儿医、儿医职称等。这是一个综合施策,都要有具体政策,光靠喊口号是解决不了儿医紧缺问题的,目前各部委都在研究,应该在今年年中出台具体方案。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人社厅副厅长罗良娟:国家卫计委和医院在制度层面上提高儿科医生的待遇,保障儿科医生的收入在医院至少处于平均水平及以上。医院在考核儿科时,要回归公益属性,让儿科医生有更多获得感,体面执业。

此外,政府对医院的考评时,要把儿科发展纳入当地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硬指标。譬如,对儿科发展不好的医院在评定等级时可以进行一票否决,通过考评这个指挥棒提高医院发展儿科的积极性。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卫计委主任李利:各部门应合力加强对儿科医师的招生培养力度。具体来说,教育部门应鼓励有条件的院校尽快恢复本科儿科专业招生,到2020年每省(区、市)至少有1所高校举办儿科本科层次专业教育;卫生计生部门应加大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生规模,实施儿科医师转岗培训。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恢复儿科专业的本科招生是解决办法之一,但根本的解决办法还在于改善医生的待遇。儿科医生是最突出的,因为儿科医生开药少、处方少。实际上,不光是儿科医生,还有急诊医生、产科医生,待遇都很成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妇联副主席郑珊

 全国政协委员、北大第一医院副院长丁洁:

儿科操作精细度高,需要花费更多时间精力,应适当上调儿科医疗服务价格,改变目前严重偏低的不合理价格体系。薪酬待遇问题是核心问题,建议直接给儿科规范化培养基地的青年医师增发专项医护津贴,以吸引选择儿科的青年人才。还要加大对儿科医疗事业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儿童专科病床日常运营补给,增加儿童保健和儿科疾病的专项研究基金,加大对儿科诊疗大型专用设备无偿支出,在学科建设上体现儿科事业的重要性和保障性。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副院长李秋:补充基层儿科医生数量、尤其是提高儿科医生的诊治能力,是实现分级诊疗和解决看病难的良方。政府要统筹规划,分层次、根据不同需要设立儿科系加大儿科医学生的源头培养,在数量上补充缺口。在乡镇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科医师可以只根据在基层服务的时间、服务态度、医疗安全等晋升职称,不应该过多设置“论文、外语、病种”等标准。

>>全国人大代表、阳春市人民医院妇科主任熊锦梅:“留人留心”的根本是增强儿科医师、护士的“获得感”,“就是要尽快结合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提高儿科医疗服务价格,在待遇和职称评定方面向儿科医师、护士岗位倾斜,或者从政策层面给予专项补贴”。

>>全国政协委员、浙医二院眼科中心主任姚克:亟需打好组合拳,从保供给、增活力的角度,努力破解产科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2017年第一个生育高潮即将到来,首先要盘活资源,适度增加基础设施配套,如优化各大医院的产科床位管理,鼓励并落实就近孕检生产,分散热门医院压力。鼓励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开设产科,聘请退休医护专家重新上岗。适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妇产科医院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律师》杂志主编陈舒:尽管目前出台了医师资格考试中对儿科和院前急救岗位从业人员开展加试相关专业内容的加分考试政策,但依然要把好“入口”,认真考核儿科医生的执业水平。“盲目降低‘门槛’只会让‘儿科医生’自觉‘低人一等’,反而更有可能造成人才流失。”

【国搜报刊综合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报道】

阅读推荐

盘点:曾经让我们感动的两会代表委员

如果这几个代表委员你不爱他们的话,只能说明… [详细]

2015-02-28 21:32:30 羊城晚报

网罗天下
  • 社会
  • |
  • 娱乐
  • |
  • 生活
  • |
  • 探索

免责声明:
凡发布在本网上的内容,除标注为“中国搜索”或“国搜”的稿件外,其他均转自第三方网站,是为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不意味着本网认可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如有意见建议,请点击页面下方的“对国搜说”,欢迎及时反馈。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今日TOP10

网友还在搜

热点推荐